首先要谢谢美女周更营长李梓毓妹妹对我的肯定₍˄·͈༝·͈˄*₎ ̑̑可能因为我是中文系的,太易感了,再加上自己是个直肠子,想到啥就说啥,不由自主地就把自己的各种感受都写进去了,谢谢大家不嫌弃我话多ʕ ᵔᴥᵔ ʔ很希望能以笔会友,很高兴在这期周更营能认识大家₍˄·͈༝·͈˄*₎ ̑̑
我虽然教龄已22年,但教科学还是第一次,是个不是新人的新人。我从开学就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给孩子们教错了,所以我十分小心地准备每一节课,遇到问题,就很想找到伙伴一起探讨一下,无奈在我自己学校,教4-6年级的只有我,所以只有向区上各位科学老师们求助,很幸运能跟大家结伴同行,通过看大家每周的周更,也启发、提醒了我在教学相同内容时该注意和借鉴的地方。
在此,我想对我们的周更提一个建议,能不能把这个周更里大家在教学中遇到的问题集中推到全区群,让区上各位老师都能帮着出出主意?毕竟我们都是新手,都还经验不足,都很想得到有经验老师的指导,奈何每周只能推一位老师的周更让观察员老师看到,真是僧多粥少(˃ ⌑ ˂ഃ )我想,对于是否推优,大家可能更希望能及时解决各种在教学中的问题,而不是为了写周更,而周更。周更就成了个单单摆在那的任务。我前面兼职了17年学校卫生老师,在区上卫生群里,经常看到各校的卫生老师或校医在群里互相出主意,这样确实能推动全区中小学卫生工作更好地改进。
说到教学中的问题,我又要自我批评了。这周又干笨事了!是在教学6年级的电能和磁能时出现的。我们学校教室是南北分布的,我在窗户北向的班演示指南针受通电线的影响,当时指南针的北是对着北方的,但因为教室的分布不同,这个班的投影仪就是朝着北方摆的,黑板在东,我站在投影仪面前就是朝南站的,指南针的北就和我的朝向相反,我这时看到指南针的偏转方向就刚好和正确的相反,但我当时没意识到,居然带着孩子们按错误方向标识了。
这个错误是我在窗户南向的教室上课做实验时才发现的。在这个班,投影仪朝南摆放,黑板在西面,我在投影仪面前是朝北站的,在这里指南针的北就和我的朝向一致,指南针偏转的方向就和正确的一致。意识到这个错误,我在下一次到窗户北向的班上课时赶紧说明原因,并纠正。我从不让我的孩子们认为老师的话就都是对的,就是要保护他们敢于质疑权威的勇气,科学创新也是要有勇气的!
我这周的第二个错误:对这幅图的实验操作理解错了。我以为是把线圈竖着摆在指南针上面,所以第一次做这个实验时,指针偏转角度不是很大。后来仔细学习了教师用书上对这课的指导,才明白是把整个指南针表盘都放在线圈里面,这样再次实验,果然指针转动非常强烈,居然快速地转了2、3圈!所以,我这个新科学老师,还得多专研教材,多查阅相关方面的资料,尽快弥补自己的理科短板。
这周在5年级教学身体部分的内容,感觉有点像上健康课,但又与健康课不同,科学课讲这些健康知识前,是把我们的身体各部分工作的原理让孩子们先了解了,再说明为了保持身体这些部分能正常运转,所以需要适当的体育锻炼、充足的睡眠、均衡的饮食等等。这样让孩子们“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
这周在4年级做小车的撞击实验,这让孩子们很直观地了解到为什么要对汽车限速,高速行驶中的车辆能量太大了!很容易出危险!
这学期参加的每次区上科学教研都让我大开眼界!跟我以前参加的数学、语文教研太不一样了!内容太丰富了!太有意思了!尤其今天的教研简直是一场视觉、听觉的饕餮盛宴!头脑风暴!让我大饱眼福、脑洞大开!很庆幸转岗到科学学科来₍˄·͈༝·͈˄*₎ ̑̑
迎宾路小学根据孩子的设计图专门到家具厂定制的摘橘子的大云梯,真令我惊叹!他们学校太舍得了!真正尊重学生,珍视孩子的创新!
观摩奥林小学李晶老师分享的她们学校组织全校孩子一起参与制作观景塔台,我不由得回想起自己刚看到这个活动时也曾想让自己教的4-6年级孩子都试试,但实在自己看到这些活动要求都发怵,再加上自己刚开始教科学,实在没有勇气带领孩子们,而且我以为这个活动早就布置下来了,我这才进入科学老师队伍,肯定赶不上趟!没想到,奥林李老师展示的活动日程,她们也是从9.23才开始这个活动的,到11.1参赛,也就用了1个多月。
但这1个多月,孩子们的收获肯定大不一样。他们的孩子们也是家长无法提供这方面帮助的。我很自责,因为我的胆怯,让我的大多数孩子错失了这么有趣的体验。以后我一定牢牢抓住这些机会,该怎么做,就怎么做,决不对任何理由妥协。
观摩迎宾路小学的科学课实验展区,太佩服了!老师们把难以展示的实验巧妙改变一下,就很直观,也很容易做了,比如:空气占据空间的实验、高温引起水流回环流动……太有智慧了!不愧是科学老师!还有那个二年级小姑娘,天啊!小小年龄居然已经这么专业地收集了这么多昆虫标本了。围观的老师有问她:“你爸爸妈妈都是搞这方面工作的吗?”小姑娘很从容地回答:“不是,爸爸妈妈都是公司的普通员工,但爸爸妈妈都很喜欢这个。”家庭教育功不可没呀!
观看了茶店子小学、人北小学、金科路小学分别关于家乡气候、植物、鸟类的实践探索课程体系的展示,令我大开眼界!
茶小和金科路小学居然还给孩子们探索出了观测路线,但茶小那种长途研学线路对于我们学校的孩子们可能有些困难,家庭经济情况就“拦”住了大部分孩子,我们学校城市留守儿童较多,家庭关系异常的孩子也较多。金科路的市内学校附近的路线可能还要适合我的孩子们一些,但安全是首位,如果带队出去,首先是向学校申请,层次汇报,等上级同意了方案,才能实施,但像我这种只有一个人教的,如果带学生出去,光我一个人肯定不行,这又涉及到班主任,现在大家都很忙很累,让班主任们帮着带队,耽误别人的工作时间,我都于心不忍。发动家长带孩子来参加这些活动吗?我们的家长形形色色……所以这种活动确实都好有难度。我还得继续探索适合我们学校孩子们的探索之路。
人北小学引导孩子们对身边植物的观察,我觉得很适合我们学校孩子,不必出远门,就地取材,自制植物标本简单得多。而且我们学校的孩子们其实早就在悄悄探索校内植物了。我女儿现在高二了,那天无意中聊起小学的同学欣欣,说欣欣把学校所有的植物都尝了一遍,她也跟着吃过,听得我直冒冷汗!天啊!幸亏没遇到保安叔叔刚喷过杀虫剂时!幸亏没吃到有毒的植物!我现在又教到了欣欣的弟弟睿睿,那天刚打上课铃,我一进教室,就发现好多孩子桌上都摆着各种草,我以为他们乱扯学校植物,正要批评,孩子们马上解释是班主任让他们去帮着给班级菜园除的杂草,这时有孩子说睿睿已经把他扯的所有草都吃完了!把我听得又惊又怕,赶紧告知班主任,我俩立刻对全班进行批评教育,特别批评睿睿不应该乱吃杂草,警告全班孩子。也特别提醒睿睿如果有任何不舒服,都要赶紧告诉老师。我也临时增加了有关植物毒性的教学。
一学期快结束了,回望我当科学老师的第一学期,感慨颇多,待假期里细细梳理……
这周我们组周老师的周更没有被推优,就没有机会得到陈老师的指导,在此,我把她的问题,也是我的问题一起带上,来问问陈老师(˵¯͒¯͒˵):组装小转子让它转起来,并且能转的更快,变更旋转方向。对学生来说我感觉课堂上有难度,很难成功,课后我们在办公室进行测试也没有成功,对此我也很沮丧,可能跟材料选择摩擦力过大,以及电池电量,磁铁大小都有关系。想看看大家是怎么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