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1010《梵高传》08色彩的世界

梵高离开巴黎,来到了阿尔,一个离地中海20英里,人口才二万的古镇。就是在这样一个偏僻的小镇,文森特迎来了他最高产、最具说服力、同时也是最致命的创作高潮。他打算在黄色屋子里建立一个个人和艺术的乌托邦,可惜最终未能如愿。

《阿尔的朗格鲁瓦桥边洗衣的女人》是文森特1888年3月在阿尔的作品


正是这幅画,让文森特意识到自己创作出了出人意料的东西,与他通常画的不一样。

文森特的色彩理论

仔细看这幅画,我们不难发现,文森特抛弃了固有色,使用他意象中的色彩,大地是橘红和铁锈红,岸边的是风格化的热带雨林的绿色,水面从蔚蓝不断加深,天空是浅蓝色,桥则明亮的黄色,同时带有橙色和紫色。这种色彩正是几年前他画《吃土豆的人》是践行的布兰克的色彩理论:对比、互补色。他坚持认为,正确的色彩混合能够激发所有的人类感情。

这让我想起,二年前朋友乔迁新居,不知道送什么礼物,恰好在言几又书店看到一家油画工作室,遂决定画一幅油画送给朋友。从来没有划过油画,在油画老师给的厚厚的油画册里,一眼就看中梵高的这幅《阿尔的朗格鲁瓦桥边洗衣的女人》。这幅画吸引我的地方正是明亮的色彩,从色彩直达内心。今天读到梵高的这一段,我才明白真正读懂了梵高,就像梵高曾经说的

我希望所有的人都能看到我的画,并能通过我的画感受我的内心”。

此时的梵高正在远离印象派、点描派甚至是分离派,他提出夸张的、“富有暗示性的”色彩的观点,完全跳过了印象派,转而调用了在黑乡是信奉的布兰克的”同时对比色的信条,并听从德拉克洛瓦的呐喊:听从内心!

在阿尔,支撑文森特精神的还有一个信念,邀请高更来到黄色小屋一起作画。最终高更到底给梵高带来了什么?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从来都是孤独,我们从来都是孤单 上 第二卷 圣雷米:高耸的丝柏与旋转的星云 1889年5月,文森特搬至圣雷...
    Jeffle阅读 2,193评论 4 22
  • 闺蜜和我说,想读人性就去看毛姆。 图书馆里著名的《月亮与六便士》一直处于外借状态,只看见了《刀锋》。 豆瓣评...
    Onlookerr阅读 991评论 1 2
  • 枷锁啊!别困住我的心与脚。 我要冲向梦想的漩涡,越漩越深也无妨。 亲人啊!别以爱之名来规定我的前方。 我的心里满是...
    幻城彡小孩无爱阅读 153评论 7 2
  • 『碎碎念』阿西吧,过的啥破生活,真是够了,一到生理期就感冒,鼻子不通气,啊啊啊,还肚子疼,还要上班,忙的不可开交,...
    佛笑来人阅读 348评论 3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