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两年,期间换过三份不同岗位工作,自己也经历迷茫期。
羡慕那些一毕业就找到自己喜欢工作的同学,坚持着两年过去也取得了一些成就,反观自己,过去并未好好思考过自己适合什么,只是因为需要工作而工作,导致在岗位上并不开心,倍感迷茫和焦虑也导致无法对这份工作付出百分百的努力,因而浪费了不少时间。
空闲下来,正好对自己过往的经历进行复盘,一方面意识到浑噩度日不会取得成就,另一方面,随着年纪的增长,试错成本越来越高,对事业的选择也会更加慎重。
最近翻看自己以前写的日记,忽然发现,找合适的工作和找适合的对象,道理大同小异啊。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慢慢道来。
一、明确自己的心意
你想找个什么样的对象与你共度一生?
你想找个什么样的事业为此拼搏一生?
回想一下,你当初是不是因为欣赏对方身上的某个点,才心甘情愿开始这段故事的呢?这个点可能你没有而他有,又或者你也有,而他表现更为突出。
这时,你须得对自己有清晰的认知,恋爱与工作皆是如此。
怎样达到更为清晰的认知呢?
①对自我的认知
都说没人比自己更了解自己,自我反思,总结过往的经历了解自己。比如“我有哪些点表现的相对更好,是可以拿出来说事儿的?我又有哪些地方表现的比别人差,是我需要补足的?”
但有时也会出现自我认知偏差,可能出现不是那么准确的情况,这时可以问问你的家人、朋友对你的评价与建议,以供修正参考。
另外也可以借助一些辅助职业兴趣测评的工具,比如霍兰德职业兴趣量表和MBTI职业性格测试等等,这些测评表我用过,对我来说,还算和我个人比较符合,可以起到参考作用。
②对未来生活的认知
我始终认为工作尽可能匹配你想要的生活会让自己更幸福。
感情中,如果两人对未来生活目标不一致,一个人向往闲云野鹤的田园,另一个人向往繁华喧闹的都市,坚持在一起的话,势必有一个人要委屈自己,在一起生活会开心吗?
在我读大学的时候,有位教过我的老师每天都乐呵呵的,他跟我们说对目前工作或者生活的状态感到比较满意,因为他一直就想要拥有更多的个人时间,以便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大学教师这个工作刚好匹配他理想中的生活状态。生活开心,工作自然安心,反之亦然。
静下心好好想想,三年、五年之后你想要怎么样的生活状态呢?(时间:工作与生活的比例、金钱:可达到的理想薪资、地位:管理级别)把你看重的因素都列出来,排个序,再匹配适合你的工作。
二、对对方的认知
假设你有的缺点你对象刚好都有,比如犹豫不决,当面对困境时你俩都难以抉择,这时大眼瞪小眼,你肯定也会觉得很心烦吧。
所以找对象讲求互补,取他之长补己之短。这时你明白了,找工作也须得扬长避短。
如果说你不喜欢与人沟通,那么销售或其它需要经常和客户沟通的工作就会使你感到很吃力,即使付出很多努力,恐怕也难尽人意。反之若沟通是你的长处,那么这份工作对你而言便多了很多乐趣,自然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你想做的事是否与你自身特质相匹配?
还有一种情况是自己脑补关于某岗位的认知,而入职之后发现并非如此,一晃几个月甚至一年又过去了。也许你又萌生了离职转行的想法,但隔行如隔山,转行并非易事,而且年龄越大试错成本越高,更应认真对待每次尝试的机会,不因个人主观认知偏差而后悔。
如何了解工作实际情况?
上网查。或咨询你在该岗位的朋友亲人,或上职场社交平台如脉脉等,找到该岗位的人请教。了解真实的工作场景,尽量降低试错成本。
如何判断这个工作几年之后发展方向和工资是否能达到你的预期?
有一个简单的办法,你可以打开招聘网站,搜索该岗位管理级别,需掌握哪些技能,大概需要几年,工资水平大概是多少等等。
三、勇敢去尝试
在充分了解的前提下,你觉得哦是了,这应该就是我喜欢的姑娘啊,但是你又不确定到底合不合适,有没有结果,还没鼓起勇气告白就觉得自己没戏了。
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你还犹豫啥?当然是大胆的告诉她啊。
尝试不一定有结果,不尝试一定没结果。
工作也是如此,但一定是充分做认知的前提下,忌脑补啊。遇到合适的工作,做足准备,大胆尝试。
但一份工作,你知道自己再继续下去也不会有兴趣和发展前景,就应该及时止损,止损前提:你真的很努力去尝试了,但即使很努力也不及别人随便弄弄。而不是因为自己遇到点困难,都没努力下就放弃了。
就跟追妹子一样,你总不能因为跟妹子头一次吵了个架就直接分手了吧?总得多努力几次,磨合磨合啊。
我为大家挑选并整理了11份常用的职业性格、兴趣测评题及解析,如果你有需要,关注公众号【职记】回复关键词‘职业测评’即可免费获取。(包含霍兰德职业兴趣测试、菲尔人格测试~联想海尔长虹常用、MBTI职业性格测试、IQ与EQ测试、DISC个性测试等等)
愿大家早日找到心头好,
有人爱,有事做,有所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