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克莱顿 &杰罗姆 &黄捷升 等 著 朱恒鹏 张琦等译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一、医疗行业颠覆式创新的要素
1、颠覆式创新
首先要了解颠覆的定义是什么?颠覆会让事物变得更简单,让人们更负担得起,并把材料、组件、信息、劳动和能源等投入物结合在一起以实现更大的价值。所以颠覆性创新和改进不一样,它不会在原来的竞争层面上走传统的产品改良道路,相反,颠覆者推向市场的产品和服务并不比市面上领军企业的更好,但颠覆性产品更简洁,也更便宜。通过专注于培养简单、便宜、方便的竞争优势,颠覆性产品能在完全不同的竞争层面上建立起消费群体。
从这个理解出发,颠覆性创新并不是要推翻原有的产品,而是要制造出另一种类的消费群体的产品。
2、医疗服务的三个模式
这本书中指出了医疗服务中的三种模式,这样的分类目的在于发掘以后商业模式改变的可能。这三种商业模式包括专家主导模式,增值服务模式,辅助网络模式。
专家模式是综合医院和一些专科诊所的主要模式。训练有素的专家们对影像或其他监测设备、血液和组织样本分析以及个人体检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整理,然后凭专业直觉得出有关患者病因恶假设。专家主导模式的企业资费都是按每次提供的服务进行计算的。
很多确诊以后的治疗手段属于增值服务模式。也就是说增值服务模式只可能发生在最后的诊断之后,如果这些增值服务模式的过程能有组织的和专家主导模式分离,日常经营的开支就会大大减少。
辅助网络模式主要的功能是改善慢性病人日常的行为,并使之能治愈。在网络平台上,病人能通过与其他病人进行对比来了解自己的治疗进展,并互相交流和学习。
而目前这三种模式一般是混合在一起的,运营成本高昂,而创新的第一步就是要把这三种模式分离,使这些机构的资源、流程、盈利模式和疾病的性质和治疗的精准度相匹配。
3、医疗行业中创新性颠覆的三个层次
作者预言医疗卫生行业将会发生三个层次的颠覆式商业模式创新,能降低20%~60%的成本,同时提高医疗服务的质量和效率。第一个层次是将传统医院分割,创建清晰明了、各司其职的专家主导模式、增值服务模式以及辅助网络模式,而非混为一体。第二个层次我们预见能带来更低成本的颠覆式创新会在各类商业模式中出现,第三个层次的颠覆式创新跨越可商业模式类别,大数据平台将把研究结果整合提供给家庭医生和患者。
技术、商业模式和颠覆式价值网络是颠覆式创新的三大基石。技术的革新是颠覆的基础,医疗技术的规则化和标准化让技术具有了颠覆性。目前专家主导型模式还是依靠直觉医来实施,这是一种只凭症状进行诊断,疗效不确定的医疗手段,而从直觉医疗到精准医疗的跨越,是技术因素为现存医疗服务模式带来颠覆的主要路径。
二、医疗行业中各类的颠覆
1、医院
医院的模式应该是最受关注的颠覆地方,目前专家主导型为主混合型的商业模式,导致医院内部的间接成本增加,但这些在混合性的商业模式和直觉医疗的前提下是很难克服的。并且院内多个分离的医疗个体将无法为患者提供综合性的诊疗判断和规划,这样的模式也将造成医疗成本的重复和增加。打破医院的专家型分离式的商业模式,减少诊疗过程的间接成本这会是颠覆者最有兴趣的价值点。在院内集成增值服务型中心,也将进一步减少医疗成本,使医院和患者的支出减少,医疗运营成本才有可能降低。
2、诊所
在美国,私人诊所已经变得很普及,类似国内的社区医疗,但价格更贵了。对着这类诊所主要功能是增值服务和慢病管理,专科性很强,但同时运营费用不低,并且竞争大,导致费用高。未来作业预测这些诊所将会被进一步拆分,逐步给一些微诊所所替代。微诊所将对常见病和专科病精准定位,比如:微诊所里只处理列明的疾病,如咽喉炎、膀胱炎等,标准处理方案,但能最快和最简单的处理问题,费用也低。微诊所的人员也将改变,一部分业务被交给护士,一部分转给疾病管理网络,一部分是家庭医生。这些一般性的疾病将会被产品化和标准化,并且性能优越安全可靠,这类诊治的品质就会由“便捷性”来判定。
3、慢病管理
慢性病是相对于急性病而言的,而在疾病谱中,慢性病的处理占据着更多的份额。慢性病是在诊断明确后所要进行的长期治疗,治疗方案变动不大,要求动态监测。这类的病人将最容易颠覆商业的模式,从原来的一致专家主导型的商业模式转向疾病管理中心和网络。随着远程监测技术的发展,慢性病的管理一定会从医院管理转向自我管理,而这里面很多商业模式也将改变和诞生。
4、医保
这应该是医疗行业颠覆的最核心的部分,未来医保将决定整个医疗商业模式的变化,其实现在医保也已经在深刻的影响着医疗行业的走向。在未来随着医疗服务费用的不断增多,而经济投入无法跟随增长的话,医保的政策和模式必将改变着医疗行业的各种行为和各种商业模式。书中讨论的按病种付费和按人头付费,最终还是因商业模式的缺陷导致不完美。商业保险在雇主经营的策略中会有机会走出一条新路子。目标还是把医保费用回归到个人管理,建立健康储蓄账号,在职期间雇主的员工医保成本会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投入大病商业保险,一部分投入健康储蓄账号,等员工退休后健康储蓄账号中的钱则够应对以后的健康支出。同时健康账号的钱加入信托基金管理保证与通胀同步。这样个人就会对自己的钱进行合理的分配使用,也将确保医保的费用不会盲目不可控制。
5、制药产业
药品在美国占医疗的总成本10%左右,对于现代的药物作用,一方面把过去致命的急性病变成慢性,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活得更长;但同时也推动了世界医疗费用的增加,这里面不光是药品成本本身,还有患者带病生活时出现 并发症的成本。细观制药行业内部,产业链的变化可能将成为颠覆的主要方向,作者称之为“供应链颠覆”。制药行业中的很多部门将会拆分外包,分成很多子供应部门公司承担,并可能共同形成一种“虚拟”制药公司,这样的研发成本将会降低。而对于药物产品也会因为精准医学模式的改变而改变,把精确诊断与疗效可期的治疗联系起来的业务将成为行业利润的中心,其核心是管理临床试验。这样的药物产品才能最终占领市场。
6、医疗器械设备
现代医学已经离不开医疗设备技术的,这是个无法避免的趋势。随着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很大部分的医疗行为将由器械和设备替代。医疗的设备的商业模式也会由集中转向分散,外包的业务也逐渐使医院的检验影像等检查逐渐减少,从而模式将被改变。而机器人技术、显微技术的更新也使原来复杂的人手操作变得普遍和简单,医疗费用也将减低。但这里面的成熟还有三个基础条件,1、技术成熟的时间2、消费者的需求3、监管和医保的障碍。但未来技术将逐渐替代人工,这是可以肯定的趋势。
7、医学教育
以前一直觉得美国的医学教育是世界上最好的教育,现在看来一样是存在着很多国家医学教育的困境。医学的教学体系,实习的安排,病种的处理经验这些都是妨碍医学生成才的障碍。但如何培养出可以让患者放心把健康交付的医者,是整个医疗教育系统颠覆和更新的重点。首先是度未来医生的定义会随着医疗模式的改变而变化。医疗颠覆式的改变会使整个医疗流程发生改变,很多技术和设备,更多的是理念将产生改变,这也将改变医学生培养过程和体系的改变。作者在书中强烈建议,医学教师一定要把学生培养成未来更善于创造、改进、管理工作流程和系统的医生。
8、监管体系
以前一直以为FDA只是管新药审批,原来在美国这就是主要的监管机构。对医疗的质量、服务定价、新药新技术审批都有着重要的功能。未来有一个观点是值得注意的,就是监管机构“从保护病人到保护医疗机构”的转变,但这里面有一个前提,就是公众对稳定性和质量保证的要求已经通过技术进步得以满足。就是说,健康的自我管理的已经逐步成熟和完善,这个过程监管的重点应适应医学实践、流程个和技术的发展,才能是监管和医疗的更新颠覆相匹配。
三、我的看法
正如书中所说的,每个颠覆式创新都会有三个部分组成,1、可以将行业中复杂的基础技术性问题转化为简单技术,2、可以将简化的专家主导模式以低成本的形式带到市场中的商业模式,3、一个包括供给方和销售方支持系统的辅助网络。这三点也将会在医疗创新中发挥作用。
医院的成本负担主要来源于管理成本相关,而不稳定的质量和安全问题则源于医护人员和医疗设备槽糕的整合。这些也是医院被颠覆的根源。
慢性病会占领整个大部分的医疗市场,而且随着人口老化,这个占有比例一定会逐渐增高。
现在要开始培养适应以后医疗环境的医学人才,从商业模式上考虑、从技术革新上考虑、从病种重新分布上考虑等等,不要培养了一批以后无法应用,但又难以转型的医学专业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