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本迭代计划是产品经理很重要的一项工作,对于创业公司来说,版本计划按月和周来做比较合适。因为周期较长的计划会存在较大的执行风险,一来是公司的发展方向随时在调整中,二来是因为短期计划利于资源调配,避免项目延期的风险。
1、明确版本迭代的目的
在产品发展的不同阶段,做产品迭代的目的是不同的。
产品的生命周期包括导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
在导入期,快速获取用户是版本迭代的目的。这时需要通过高频率的版本迭代来获取应用商店的曝光量,从而获得更多的免费推广,例如新品首发或新品推荐。每个版本的间隔比较短,一般是1周迭代一次,迭代的内容主要围绕核心功能的体验优化以及产品稳定性的优化。这个阶段是测试产品的核心功能是否满足目标用户的需求,也就是在试错,所以切勿在该阶段加入新的功能模块。
在成长期,产品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用户量,这时用户开始不满足单一的功能,必须要推出扩展功能让产品更好用。每个版本的间隔控制在1~2周迭代一次,每次更新主打一个新功能,让用户感受到开发者的投入感,对产品更有信心。
在成熟期,产品已经有基数稳定的老用户,用户新增速度较慢。这时产品在功能上已经基本完整,需要做一些创意功能刺激用户的新鲜感,缓解老用户的流失。此时控制版本迭代的速度可以1个月迭代一次,也可以在一些特定节日配合运营迭代,例如很多成熟期的产品会在圣诞节和春节推出节日主题版本。
在衰退期,版本的迭代速度需要放慢,因为此时用户整体处于流失趋势。这时可以做的就是日常的版本维护,保证公司在放弃产品之前用户还是可以正常的使用。同时也可以做用户的导流,将用户导入到公司的新产品,前提是建立在用户对于公司的品牌认同感。
2、控制一次版本迭代的工作量
版本迭代的内容一般有:
新功能
现有功能优化或改版
UI改版
修复bug
尤其在产品成长期,来自老板、运营、用户的需求非常多,作为产品经理,通常都有一种想法就是这一次版本迭代实现尽量多的需求,又要加新功能,又要改UI,还要解决一堆bug,让这个版本的体验提升一个level。
曾经我也这么做过,最后会发现要不就是开发设计加班加到死,整个团队非常疲惫;要不就是上线时间经常延期,拉长了迭代周期。
所以不要贪心,每次版本迭代能够比上个版本有提升即可。同时也要让开发和设计保持持续的工作热情,也就是现有功能优化和新功能开发或者UI改版要交替版本出现,一直在改bug开发是没有成就感的。
3、 提前做好后续版本的迭代计划
版本的迭代是一个接着一个,这一个版本上线的这一刻就意味着下一个版本的开发就要开始进行了。
如果没有提前把后续版本的计划准备好,那么就会耽误几天来做需求定义和需求评审。
同时,不同的开发设计在版本迭代中负责的内容不同,工作量也有所不同。做好后续版本的迭代计划,可以让一部分人开始进行下个版本的需求实现,提高了每个迭代周期的效率。
开发和设计提前了解近一段时间要做的工作,能够让他们更好的评估工作量和调整工作状态。
个人原创文章,转载请联系本人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