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回顾。
五一的那几天,我和我两个室友去了庐山。因为不够长的假期,因为一直以来对飞流直下三千尺的幻想,于是,在南昌,我们出发了。
盘行的山路,曲曲折折,一向不晕车的我也差点吐了。载我们上去的司机交代我们上山后买观光车的票。窗外的风景就一一略过,离山下越来越远,离真正的庐山越来越近。
到了山上的车站,我们边打电话边寻找落脚点。旅社在不远处,只是上下来去石阶很多,拎着行李箱也比较累。青年旅社多的是跟我们一样出来玩的学生党,宿舍的走廊有很多涂鸦,夜深以后仍有人在嗨唱。
出来枯岭镇买东西,物价普遍稍贵。夜幕下,喧喧闹闹,各色食店。跳着广场舞的大妈们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景色。
第二天,我们早起去看含鄱口的日出。本以为我们起来的够早,不成想出来以后已经有很多人在走路。近两个小时的路程,只因为对日出的希望。
站在高处的瑟瑟发抖,身边的人来了又走。日出在六点半左右,而我们提前了一个多小时到。五一的天气虽然不是很冷,但在庐山高度的加持下,单衣出行的我们还是太年轻。终于看到日出的曙光,却被眼前一颗大树挡住。大家开玩笑说把那颗树砍了就好了,即使意淫而已。一个多小时一起的守候日出,一起饿,一起冷,站在那个地方的我们竟有了些共鸣感情,不言自喻,仿佛一个玩笑都是食粮。
几千个石阶换得瀑布(三叠泉)的真容。我和室友哼哧哼哧,总算是下到了底。下山过程中,碰到很多卖着当地玩意儿的小孩子,他们诚恳而老道,仿佛在那里呆了很久的小卖家。沿途的水十块钱一瓶,我们一边口渴一边爬山。看到人力轿子,几个大汉肩扛竹椅,陡峭的石阶,看着坐在上面的人一脸享受,果然是比较小(tu)资(hao)的做法。
"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当我们走过陈寅恪夫妇墓时,刚好有一对夫妻走过。丈夫在跟妻子解释这墓的来源及其墓主人,而妻子则认真地听着。中国才人多,先生当如是。庐山植物园有感于当年先进知识分子为中国没有一个真正的植物园而建,迄今已有几十年。风雨飘摇过的地方,留下的却是一路美景。
第二天下午本打算去美庐别墅看看,很可惜已经闭馆。我们另择路,看完了花径。那里的水很清,天很蓝,树也多,花草茂盛。湖如一面镜子,照着每个经过的人,行走又匆忙,宁静又聒噪。
第三天是回去的时候,我们为了不浪费手中的票,起来以后就奔向另一个地方-庐山人民剧院。那里的陈设仿佛没有动过,或许翻新过,而墙上挂着的,壁橱里展示的,无一不在向人们诉说着当年抗战的历史。今天的云淡风轻,又是当年多少的抛头颅洒热血。
男神周恩来,不论到哪一个纪念馆,只要有他,我都会毫不犹豫地拍下照片以作纪念。这个为中国鞠躬尽瘁的人,去世时无子女,身外无物,留给我们的是永远开朗的笑和自信的步伐。
(由于行程匆忙,我们其实还有很多地方没去过,比如五老峰。只是路程遥远,而体力不济。庐山的人们大多质朴,开着观光车的司机尤其可爱。如果有不懂,也都可以问问他们,毕竟朝夕客,不如深山人。)
庐山是儿时读诗的念想,去了才知道它的不凡。希望脚步不停,求知和浪荡的心也不停。向着下一站,念着,继续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