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们007“不写就出局”活动加入了三个10岁出头的小朋友,看了几位小朋友写的文章,第一反应就是我的天啦,这是10岁小学生写出来的吗,这是要把我们这帮青年中年大叔狠狠拍在沙滩上再蹂躏两脚的意思吗,于是有人提议,要不我们都写一篇关于个人成长类或者写给过去的自己的文章吧,回忆下10多岁或者过去的自己是什么样子,自己的成长在哪里,于是便有了这篇文字的由来。
大学时的我
差不多10年前的我,正在上大学,想当初,意气风发,激情澎湃,极其乐于参加学校里学校外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把晚上及周末的时间排的满满的,甚至不惜逃课去参加。想当初,也自费去学好多课程,当初并没有想学这些以后会有什么用,就是想去学,就是觉得旁边人学了自己也要学,仅此而已。想当初,觉得自己懂的好多,知道好多别人不知道的做到做不到的,好有成绩,自信到自负,整个人飘在空中,飘啊飘啊,看着地下的人们,就如蝼蚁般的渺小。空中的我,就如一个梦一样虚无,不真实。
高中时的我
高一到高三成绩一般,不上不下,不是优等生也不是坏孩子,记忆中最深的是读高中时到冬天,好冷,没有厚鞋脚好凉,想当初家里也不至于没钱给我买一双鞋啊,怎么冻成这个样子。后来复读一年读了高四,算是真正意义上的高中读书生活,因为很辛苦,这一年每天从早到晚都是读书做题学习,硬生生拼了一年将成绩从第一次高考专科分数线提高到一本分数线,也算给了自己和爸妈一个交代。留下的阴影就是,直到今天,过去了10多年后,仍然会做梦梦见又回去重读高中,又要重新参加高考,想考一个更好的大学,然后到考场答题的时候不会做而吓醒,整个做梦过程感觉好真实,充满焦虑。
小学初中时的我
熊太行的“关系攻略”有一集专门讲害羞的人的,看完后想,这不就说的过去的我吗,害羞胆小,有要求也不敢向老师父母提,一直满足于大人老师夸奖这个孩子真听话,真乖的感觉,可惜骨子里又是倔强的,如此心里和外表矛盾的我,便是小学初中的写照。不过那个时候听话占大多数,多么传统的一个“乖孩子”。
凡是过去,皆为序幕
会觉得,自己现在的种种,即有奋斗的结果,也有原生家庭的影响。所以一直想多学些亲子教育的东西,然后让自己的孩子去接收更好的学校及家庭教育,让他别长大像我一样,内心充满不自信,内心力量缺乏,不够有毅力,不够坚持,不能挑大梁。但是,将原因归于原生家庭对自己的成长有帮助吗,除了给自己找更多理由可以懈怠外?不过是为了获得内心让别人同情你怜悯你的虚荣而已。同时,又一直活在过去所谓的成绩中,觉得自己牛逼,可自己又做到了什么呢?又做到了多少呢?又有哪些可以拿得出手的成绩呢?趁早放弃过去好的不好的,放下心中过多的杂念,轻装前行。
活在当下,也活在未来
请现在的自己,活在当下,做好现在的工作,做好现在需要做的事情,踏踏实实往前走,而不是活在自己的意淫中。
也请现在的自己,活在未来,对未来有期望,对未来有盼头,不放弃努力,随时做好准备,应对未来的不确定变化。
也想象下,10年、20年后的自己,成为一个什么样子的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