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还在纠结要不要接受那家猎头公司的邀请。跟原来的同事聊了会,她发来一句话:完美的一天包括工作、家人、自我实现,一个人完美的一天至少需要72小时。凡人怎么可能作到?引发我的思考——这不就是“衣柜理论”吗?
人们往往想要的太多,所以对各个方面都紧抓不放。致使最终很难有什么突出成就却活的很累。这何尝不是一种愚蠢?人生短暂,唯有聚焦在最重要的事上,才能大大提升成功的几率。
32岁时,全家人催生二胎。我对谁都没客气过,啥狠话都说过。跟妈妈吵过架,跟老公闹过离婚,就是不生。究其原因就是一条:我养老大的过程不美好。公婆不给力,爸妈离得远。公公帮倒忙时老公没有站在我角度考虑问题。孩子三岁以前几乎是我的噩梦,所以我态度才非常坚决。其实,那时候只要懂得“双圈理论”跟老公聊聊,一切都将迎刃而解。
孩子三岁前我三次重返职场都被迫回归家庭,那种纠结,拉扯,割爱之痛我历历在目。最后一次离开办公室,看到我办公桌上的一笔一纸我泪流不止。那时候我不知道去寻求“第三方力量”,我不懂的“我是我的全部,我是我的一辈子。”
庆幸的是,当下的我结识了“心时代”。当我在经济不独立,人格不独立,思想不独立价值感严重缺失的情况下,我可以很有力量的经过理智的权衡去重新选择行业和合作伙伴。并且给自己定了个三年计划,让我这个不合格的全职妈妈仅存的那点追求终于有了托付。并且使用 “双圈理论”立足“宁可丑陋不要虚伪”的原则之下说服老公,不但同意我去工作还给到我很大的支持。
最后,我想用另外一个理念呈现我这几天的思考结果——“固定的时间做固定的事。”上班时间好好工作,证明自己的价值,多挣钱。为自己的后半生奠定基础;在家里尽全力做好妻子和妈妈,好好调养身体,争取再生个宝宝。不同的时间段,不同的角色,不同的社会功能。感觉我的人生维度都不一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