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只要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人生就会有所改变?
高考没能考入自己理想的大学,是不是会后悔自己在本应该专心复习的时候,却偷懒一直在听歌,或者总抑制不住自己想要出去踢球的冲动。
马上到了要上交论文的时候,可论文还有很多内容没有完成,是不是会后悔过去本该写论文的时间,却都用来干了很多有的没的的事情,甚至是每次要写论文的时候,都有把电脑文件夹统统整理一遍的冲动。
工作PPT明天就要拿去做汇报而今天晚上连排版还没有开始,是不是特别后悔前两天本该静下心设计PPT的时间,却用来刷了微博朋友圈,看了一集又一集的综艺。
如果你和我有过相同的经历,或者有过相似的感受,那么我得恭喜我自己,看来我并不孤独。
我们总是在失败之后总结教训道:过去本该做正确的事,而我却在当时选择了不去做。Why!为什么当时的自己这么的愚蠢,既然都知道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为什么还是会坚定的选择那个错误的选项呢?如果从今天开始,坚持做自己认为对的事,是不是我的人生会有所改变?
如果你也这么问这么想,只能遗憾的告诉你,too young too naive。
关于第一个问题,其实关于以往的对错,我们只是站在将来对过去下的评价而已。而在过去的时刻里,往往你选择做的事就是你认为应该做的事。换句话说,是你自己说服自己去做的,而不是明知故犯。
“人总爱追问关于意义的问题,总爱为每一件事都赋予一定的意义。”
当我们面对一个选择的时候,我们会在心里衡量选项的价值和意义,如果仅仅通过其价值去做出选择,当然那个正确的选项会显而易见。抓紧时间写论文能够获得一片高质量的论文,不仅获得导师夸赞,还有可能因此评上最佳论文,到时候可是名利双丰收啊;工作PPT做的图文并茂,内容翔实干货满满,老板必定会对我刮目相看,赢取白富美,走上人生巅峰也是指日可待。
然而,在我们每次做出选择之前,往往权衡的却不仅有价值一个指标,还有做事的意义以及难易程度。问题的关键也就在这个意义赋予和难易程度选择上。
为什么我们总是做我们后来会后悔的事,因为当时的我们真的选了我们认为应该做的事,即便你当时也曾意识到哪里不对,但你的身体还是最终默许了你的选择,你看似正确却实则荒谬的选择。
回想一下,每次休息、刷朋友圈、看视频,最常用的意义就是“劳逸结合”、“放松一下”等等屁话。这种意义赋予的能力简单直白点讲叫“找理由”。如果你有为自己找理由的习惯,如果你有强大的意义赋予创新力,那很不幸的告诉你,如果你仍旧坚持做自己认为是对的事,你的人生非但不会有所改变,只会更糟。
那既然怎么选都是错,那问题到底出在哪里?改变的关键就是选择的另一个变量“难易程度”。
先直接上答案,下次选择,直接选“最难”的那个,保证指哪打哪,正确率倍儿高。
这里不得不提的一个著名心理实验——“推迟满足”实验,实验者是提出“情商”(Emotional Intelligence)概念的美国著名心理学家戈尔曼(Daniel Goleman)。
他找来一批四岁孩子,给他们每人一块糖,并告诉他们若能等主持人回来再吃这块糖,则还能吃到第二块糖。戈尔曼悄悄观察,发现有的孩子只等了一会儿便不耐烦,迫不及待地把糖塞进了嘴里;而有的孩子则很有耐心,而且很有办法,想出做游戏、讲故事之类种种方式拖延时间,分散注意力,最终坚持到主持人回来,得到了第二块糖。
戈尔曼又对这批孩子14 岁时和进入工作岗位后的表现进行了跟踪调查,发现晚吃糖的孩子数学和语文成绩比早吃糖的平均高出20%,而且意志坚强,经得起困难和挫折,更容易取得成功。
最难的那个确实是最难选择的,但在意识层面,你首先需要树立起“推迟满足”的行为标杆,抛弃你的鼠目寸光,将眼光放长放远,至少要远到可以看到“最难的事所带来的价值”和“最简单的事所带来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