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厘子(英文名:Cherries)是欧洲甜樱桃栽培品种。音译自英语单词Cherries(即樱桃),特指产于美国、加拿大、智利等美洲国家的个大皮厚樱桃。 车厘子是上市最早的一种乔木果实,号称“百果第一枝”。 落叶灌木果树,车厘子多呈暗红色,也有红、黄色,直径较大,新鲜的车厘子较硬,果柄较长。
车厘子原产于美国、加拿大、智利等美洲国家,中国山东、安徽、江浙等省有引种。 喜光、喜温、喜湿。其适宜在光照充足,年平均气温15℃左右,年降雨量700~1000毫米,土壤质地疏松,pH6~7的微酸性至中性或微弱碱性的砂质土壤中生长。
车厘子鲜红的颜色除了因为铁离子,还因为含有丰富的花青素、原花青素、叶黄素和玉米黄质等多酚类抗氧化物,能够对抗细胞损伤、减少炎症,起到抗氧化、抗衰老、预防慢性病、促进整体健康的作用。车厘子的含糖量不高,升糖指数只有22,热量较低且不含钠,所以是糖尿病、高血压人群的较好选择。
车厘子从国外运输到中国一个月不腐烂,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进口车厘子如美国、智利、加拿大的拉宾斯、宾库、雷吉纳、雷尼尔等品种,果皮较厚或果实较硬,能更好地锁住果肉中的水分,不易腐烂,适合长时间储藏和运输。种植户通常选择果实七成熟的时候采摘,此时车厘子乙烯释放较少,延缓了衰老过程,能更好地抵抗运输中的损伤和腐烂。
采摘后的车厘子会在3-4小时内被快速放入0-1℃的冷水中进行“预冷”,有效去除果实的“田间热”,降低车厘子的温度,减缓其新陈代谢速率,延长保鲜期。使用酸性溶液等食品消毒剂对车厘子进行清洗消毒,清除果实表面的灰尘、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抑制微生物的活动,降低在运输过程中因微生物滋生而导致果实腐烂变质的风险。
利用光电技术对车厘子果实拍照,根据大小、色泽、硬度等指标进行自动分级筛选,工人再根据等级进行进一步的分选、包装,挑出坏果、劣果,保证每一批次车厘子的品质。采用气调包装技术,在包装过程中,将原本接触车厘子的氧气置换成氮气以及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这种气体环境可以抑制细菌和霉菌的生长,减弱车厘子的呼吸作用,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从而在最大限度上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腐烂现象,延长车厘子的保鲜期。
全程低温:采摘后18小时内,车厘子会被送到冷库,迅速装进专业冷藏集装箱,运输全程保持0℃左右低温,进一步减缓生理活动,减少水分流失,确保口感与外观。现代化的冷链物流系统,能够通过在运输的每一个环节维持低温环境,确保车厘子在海上航行期间的最佳存储条件。在运输过程中,还会通过智能手机等设备对温度进行实时监控,确保车厘子温度始终保持在适宜的范围内,以便及时发现和处理温度异常情况。
智利方面专门设计了一条自智利自上海的“樱桃快航”路线,整艘货轮只运输车厘子,载重上限可以高达4900吨,这条专线采用了两点直航的模式,将抵达中国港口的时间压缩到了22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