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还录制了一个视频,包含了一些我认为对于个人成长非常有用的书籍,点击这里观看
已经忘了是一个怎样的契机,让我读到了这本书。这本书是由两位斯坦福大学的教授所撰写,他们的宗旨是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是很出色的人生设计师,只要我们有意识的培养自己的设计思维(Design thinking), 那我们也可以像设计一个产品一样设计自己的人生。
初读这本书是16年的十一月份,那时正值我在一家美国创意营销公司结束四个月的实习。当时并不知道人生的下一步如何走。还有半年的OPT,是留在美国继续用OPT还是回国找工作,这成了我的一个疑问。当时的我,也正面临研究生申请结束,并没有报太大希望,因为我报考的是美国最难进的几所高校 - 哈佛,斯坦福和哥大。
最终我还是选择了回国,一方面是希望体验一下国内的生活和工作,毕竟在美国生活了四年多的我,对国内的生活其实有些不习惯。不过,对于我个人来说,最重要的原因是,四年没和家人一起过年,很想在这一年,和家人一起过一个团圆年。
回国以后,差不多花了一个月的时间找工作,拿到了两个工作offer,一个是阿里巴巴的法务,另一个是在一家高端教育机构做升学指导(致力于帮助学生申请到顶级名校)。在和父母一起商讨后,最终,选择了去了阿里。这对我来说是一个很艰难的决定,教育是我的梦想,而阿里,是一个有着无限可能性的平台。现在回头看看,我想,我当初的选择是对的。
长话短说,就是今年三月,很幸运的收到了哥大教育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不得不说,这是一个很心酸的过程,但我很庆幸成为了那个幸运儿(要相信自己!)。我选择了五月提前入学,希望自己能尽快适应研究生生活,完成学业,然后回到工作中去。
”A well-designed life is a life that's generative - it is constantly creative, productive, changing, evolving, and there is always the possibility of surprise."
设计一个美好的人生并不是一件一蹴而就的事情,而是一个不断变化、衍生的过程。通过不断地实践,摸索,反复尝试,失败,再重来,直到找到那个适合你的,有创意、有效率的人生。
今天的重点是讲一下这本书中的五条核心原则:
1. Curiosity. 时刻保持你对生活的好奇心。一切的设计都来源于对生活的留心,更确切的说,是来源于一个核心问题。对于一个设计师来说,其工作核心的就是帮助人们解决问题,设计出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便利的产品。设计人生亦是如此,我们需要不断问自己一些问题,比如,“我该如何找到一份我喜欢的工作?”,“我该如何规划我的职业从而可以更好的生活?”,“我该如何平衡工作与生活的关系?”等等。书中给了很多很实践性的activity和practices,如果你每一个都完成了,那我相信你会很好的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
2. Bias to action. 简单来说就是“Try stuff" —— 去尝试。设计师们不会一开始就设计出一个完美的产品。他们通常会通过模拟一个又一个的原型(prototype),一张又一张的图纸来实现这个过程。在这个试错的过程中,他们不断尝试,不断失败,然后又重新尝试新的可能性。我想,其实生活中很多事都是这样。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完美主义“在心中作祟,让我们不敢轻易踏出哪怕一小步。就好像我写文章,这件事我已经想了很久,但是我又怕我写的不好,没有意义。想得越多,越不容易开始。不过很庆幸的是,我最终还是踏出了这一步,better late than never。没有任何一个人,做一件事可以一步登天,抑或是一开始就可以做到完美。想要达到一个趋于完美的境界,是一个积累的过程。
3. Reframing. 作为设计师来说,很少在一开始就着手一个最痛点的问题。设计师在一开始着手解决一个问题时,可能或多或少会带着自己的偏见。慢慢的,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想到的方案可能不是最合理有效的,甚至想要尝试解决的问题并不是和用户最相关的。此时,他们就面临一个reframing/pivot moment,也就是需要改变思路,尝试其他可能性的时候了。设计人生也是这样,我们不可能一下子就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想过怎样的生活。一个适合自己的生活,是通过不断地尝试而得到的。
4. Awareness. 正如之前所提到的,我们不可能一开始就找到一个万能的方案,然后一直照着这个方案走,我们就能成为人生赢家。如果你是抱着这样一种急于求成的心态做人做事,那我奉劝你放弃这样的想法。我们每个人或多或少都会痴人说梦,想着如何不努力,就可以赚大钱,享受人生。如果生活真的是一件可以这么轻易的事,那我觉得生活也会因此变得索然无味吧。没有到过人生最低点,你永远不会体会到达到人生制高点的喜悦。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我说,没有对比,你就很难学会感恩和珍惜。申请哥大的文书,我差不多前前后后修改了不下二十次吧。那时候的我几乎每周都去学校的Writing center。(美国每一个高校都会有这样的写作中心,那里的工作人员会给你的作文提一些意见和建议,但不会帮你改文法错误)。第一次给我改的是一个长得肥头大耳的工作人员,从交流对话中,你能感觉到他的随意,感觉就是在告诉我,这样的初稿,想要拿去申请哈佛,根本就是不可能的。尽管自尊心或多或少受挫,但我还是很礼貌的问,那你能给我提一些意见吗。可能是被我的诚意所打动吧,他还是给了我一些建议,比如找一个unique的出发点。毕竟,那些名校每年收到太多优秀的申请者了,如何在这些佼佼者中凸显你的独特,去回答为什么是“你”而不是其他人。你的文书不应该是在炫耀你的成就。在这两到三个月的申请期中学到了好多,也真的很享受整个申请的过程。我从没想过我一定会被录取,只是尽力把自己应该做的做好。甚至当时爸妈也劝我说试着申请一些排名二三十的,如果我能申请上那些中的其中一所,他们就很欣慰了。但无论如何,请记住:Letting go of the end result, and focus on the process.
5. Radical Collaboration. 毫不夸张的讲,这本书真的让我意识到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正如古话说的“三个臭皮匠,顶个诸葛亮”。大多数时候,一个团队去做事,肯定比一个人要强。重点是,这个团队的成员是否靠谱,以及如何找到志同道合的人。刚入学哥大那会儿,只身一人来到纽约,没有任何朋友,亲戚,我甚至不知道怎样开始一段新的生活。虽然,本科在美国已经生活了四年,但那真的是完全不一样的情况。简单的来说,是生活在一个小城镇与大城市的区别吧。也是在那时候,接触到了“Law of Attraction”这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你是谁,便会吸引谁。我们每个人身上都自带着能量磁场,我们很容易吸引那些和我们有一样频率(vibration)的人。这个概念也帮助解释了我们如何达到我们的梦想或是目标,就是和那个目标达到统一频率。但是我们谁也不知道如何才能达到那个频率。一切始于你的身心/思想/心灵, 就像那句话说的,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之所以提到这个概念,是因为在我之后的生活中,我发现我交的大部分朋友,我遇见的人,尤其是最终成为非常谈得来的朋友,甚至是一起真正可以组建团队的朋友,都与我有很相似的能量。如果大家对Law of Attraction这个话题有更多兴趣的,推荐Bob Proctor的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