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自从上次表哥问出这个问题,我一直被它困扰,我知道读书很有用,但怎么有用我描述不出来。今天我终于可以给出一个稍微清晰点的答案了,因为没有标准,或许几年后会有更具说服力的答案出现。这段时间一直断断续续读一些书,有时候也稍微喝点鸡汤文,收获还是蛮大的。其中三本书给我印象深刻,虽然都没读完,但大致轮廓已经清晰,大致意思表述如下:
第一本:《穷爸爸和富爸爸》
我的穷爸爸(亲生父亲)是别人眼中的成功人士,他是个斯坦福大学博士高材生,毕业后并顺利进入政府部门,终日辛勤工作,但总是被财务困扰,努力挣钱,但挣多少都不够花,退休后取出养老金希望做投资大赚一笔,结果血本无归,去世后给我留了一堆未还清的账单;我的富爸爸是好朋友的父亲,他是个商人,小学毕业,但懂得金钱运行规律,也就是所谓的财商高,他从不为金钱苦恼,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家人,去世后给朋友留了个商业帝国。两位爸爸的不同境遇告诉我们:1 财商很重要,要从小培养;2 努力给老板工作,越工作越穷,越穷越努力工作;3 要经得起诱惑,不要把钱花在购买债务上,要尽量多购买资产(资产和债务的区别需要看书);4 要想实现财务自由,就要确保资产带来的收益能够维持家庭的正常支出。
第二本:《影响力》
无论是人还是动物,都存在条件反射行为,即不经大脑就采取的行动,作者提出写这本书的原因是他感觉自己是个很容易顺从别人的人,想找到答案,所以开始研究动物行为学,书中提出的几个原理在现实生活中都很常见,且经常被商人拿来做文章,对于如何避免陷入影响力武器的陷阱,正确的姿势就是事先判断出这些陷阱,在心理上形成抵触,如何判断呢,细细看书吧,例子还是很多的。
第三本:《精要主义》
这本书告诉我们不要什么都想干,什么都想干好,这个不现实。非精要主义者每天忙忙碌碌,不知道拒绝,结果精力分散,为讨好别人而活;精要主义者知道哪些事情重要,哪些不重要,拒绝所有不重要的事情,活出自我。关于非精要主义者的感觉有个很形象的例子:想象一下,如果每次打开衣柜的门,都发现别人已经在里面塞了他们的衣服,如果你每天早上把衣柜收拾干净,到中午却发现它已经被塞的满满当当,那是一种什么感受。我的过去几年职业生涯就是这么度过的,深有体会啊。
结合自己:
我出生在农村,小时候还经常在铁路上捡桶装方便面里面的勺子带回家用,并没感觉家里多穷。但这种穷也只有父母能感受到,他们含辛茹苦把我养大,也是因为穷怕了,存钱就成了他们避免老无所依的终极办法,他们对钱没有明确概念,总以为卡里有钱心不慌。我在这种理财观的影响下,也一直认为存钱是王道,《穷爸爸和富爸爸》对我理财观的冲击可想而知,我就像一只井底的蛤蟆被人提出了井口。这也让我意识到自己的理财观念多么糟糕,是时候改改了。
《穷爸爸和富爸爸》中提出的一定要多买资产,少买负债,但作为对立方的商家却一直在想着办法销售自己的产品,当然,这些产品在书中大部分都是负债。当人们对他们的产品不买单时,他们就像《影响力》的作者一样开始研究人类行为学,想尽办法让人们在不知不觉中买了很多自己本来就不需要的东西。这时,如果读过类似《影响力》这样的书,我们或许会节省很多不必要的时间和花费,并且不会因为没有购买商家产品而感到不安。
在此前几年的工作中,我大部分时间都是忙忙碌碌,经常加班回家很晚,腰酸背疼,亲戚朋友都说我工作很辛苦,领导同事都很认可我,为了维护自己的形象,我尽量去讨好所有人,当然也有失败的时候,其实这些所谓的“讨好”我以前从没意识到,《精要主义》提到一个“成功悖论”,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有明确目标,取得阶段性成功(我想成为像师父一样受人尊敬的电力设计师,努力学习专业知识);
第二阶段:当能力稍微有点提升后,就会被冠以“可以去找的那个人”的称号,成为“老好人”,有了更多的选项和机会(对于一些不太好干或者是吃力不讨好的工作,我就成了最佳人选);
第三阶段:选项和机会增多,导致我们精力分散,无法集中注意力(那类工作多了,每天疲于应付,没有时间去集中精力提升自己);
第四阶段:因为精力分散,个人能力无法达到本来应该达到的高度(个人认为工作6年的我应该比自己能力更强)。
上面每条都能和我对上号,在读这些书之前,我或许偶尔意识到自己的处境,但那些念头都是一闪而过,从未有如此深刻体会。
阅读让我们有了一种以旁观者姿态看待自己处境的能力,所以说,读书吧!还有什么可犹豫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