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高度关注如何进行家庭教育的时候,似乎忽略了一个问题——作为家庭教育关键环节的家长一环够不够强。
家长的格局决定孩子的未来,可如何提升家长的格局又不是一时三刻的事。每一个家长都是从第一次开始的,成为家长的那一刻,家长与孩子是一样的,对未来的一切都是现学现用的。
要想在家长这个身份上做的够好够强,就要不停地学习,以小学生的心态终身学习,陪孩子一起成长。
今天继续分享《家庭教育口传书》——一本我被序言吸引的书。
跳蚤的故事
有人曾经做过一个实验:将一只跳蚤放进一个玻璃杯里,发现跳蚤会立即轻而易举地跳出来,重复几遍,结果还是一样。 根据测试,跳蚤跳的高度一般可达它身体的400倍左右,所以跳蚤称得上是动物界的跳高冠军。 接下来,实验者再次把同一只跳蚤放进杯子里,不同的是在放跳蚤的同时,在杯子上加了一个玻璃盖。“嘣”的一声,想要跳出杯子的跳蚤重重地撞在了玻璃盖上。跳蚤十分困惑,但它没有停下来,因为跳蚤的生活方式就是“跳”。但是经历了一次次被撞之后,跳蚤开始变得聪明起来,它开始根据盖子的高度来调整自己所跳的高度。再过一会儿,跳蚤再也没有撞到盖子,而是在盖子下面自由地跳动。 一天后,实验者把盖子轻轻地拿掉。跳蚤并不知道盖子已经去掉,还是在原来的那个高度继续地跳着。 三天后,试验者发现跳蚤还在那里跳。一周后发现,那只可怜的跳蚤还在玻璃杯里不停地跳着。其实它已经无法跳出玻璃杯了,从一个跳蚤变成了一个可悲的“爬蚤”!
您希望孩子过这样的“跳蚤人生”吗?面对困难,他们屡屡去尝试,希望能够成功,但往往事与愿违,屡屡遭受失败。几次失败后,他们不是抱怨世界不公平,就是怀疑自己的能力。不再努力去追求成功,而是一再降低成功的标准。困难就像故事中的“玻璃盖”,虽然已经被拿掉,但孩子早已被撞怕而不敢再跳了,或者是已习惯了不想再跳了。而父母却不能因此就看着孩子放弃追求,适时帮孩子分析形式,并给予鼓励很重要。 人们往往因为害怕去追求成功,而甘愿忍受失败者的生活。
人在什么时候会失去斗志,从百折不挠、锲而不舍变成孤独无助的时候。
不管你意志有多坚定,如果一再地遭受失败的打击,总会有坚持不住的时候。失败的打击超出承受极限的时候会留下习惯性无助。
所以,不要刻意进行什么挫折教育。遇到的困难再难都是困难,制造的困难再简单也是打击。与孩子一起攻坚克难,挫败人生路上的艰难险阻才是真正的挫折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