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创业学院于2016年3月成立。并不是一个实体,仅是一纸发文,整合了副校长及几个相关部门的副职领导,明确了一些负责事务便罢。对于是否招生,如何运转,并无明白的后话。至于专职的工作人员配备就更没后续了。于是,这临时的差事就自然落到我这主管大学生创新创业事务的实践岗上。为预备未来招生工作的可能性,我就先是建了微信群,先把有意向的同学汇集起来。不到两天,就汇集了近100人。由于招生事务不确定,当时就群命名为“创业学院招生预热群”。
当时,就有一些同学在群里问:“老师,创业学院能给咱提供什么创业优惠政策啊?”自己就先基于管理岗位的职能,123blala敲了一段话尽力提供了相关信息。完后,回想这段境况总感觉有些不对劲儿。但是,具体哪里不对劲儿,当时也说不具体,但那个疑惑是种下了。
就这样,时间到了11月份,参加教育厅组织的创业教练训练营。我选了离校最近的理工大学,因为还要顾及岗位的本职工作。训练营上,在一个环节,培训老师提问:“大家以组为单位思考下,当前影响创业教育的因素有哪些?”
“创业氛围差,学生积极性不高。”
“培育资金短缺。”
“相关制度不完善。”
.......
听到这些看法,当时脑子就突然跳出那半年前的疑惑。那疑惑和这“看法”,期中有什么关系呢?为何在这个时刻魂牵梦绕的?细想,这些看法似乎都还不够触及本质,还有继续追问和探究的可能性。而且,以创业教练和创业教育的视角去看待它们时就显得无关紧要了。
当继续追问时,就有了以下问题:
为何创业氛围重要?和创业者有什么关系?对创业者有何帮助?
即使制度完善了,大家的起点都相似了,对创业者个体来讲,优势又何在呢?到时是不是会提出新的需求?
如此看来,当我们在提出那些看法时,有一种在操政府的心。你考虑氛围,其实氛围无论好坏,对大家都一样;你考虑配套的制度,其实无论其制度完善与否,对大家也一样。再回头去思考那个疑惑,豁然开朗了:你要的优惠,于大家都一样,和你自己的创业有什么关系?你能利用便利,别人也能用,你的竞争力何在?或者说,你限定的你的潜在竞争对手范围有多大呢?
让我们再回到创业的定义来看,以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史蒂文森为代表的哈佛解释:创业是不拘泥于当前资源条件的限制下对机会的追寻,将不同的资源组合以利用和开发机会并创造价值的过程。
以这个创业定义来看,就显得更明朗了。所谓创业,就必定是在资源条件的限制下,不然就不是创业了。而且,资源限定的状况不仅存在于创业初期,也存在企业成熟期。受到条件的限制,是商业的常态。可以假设,即使你此时置身于创业环境最优质的硅谷,你会觉得自己什么都不缺吗?
当然,学生的提问若是基于把学校可提供的资源本身作为一个可整合的对象,而不是依赖性的索要,倒也是无可厚非的。
个人创业的成败,并不是学校乃至政府所关注的,它们提供的更多的是普适性的资源。可以讲,它们也是一种“创业”,争取给创业者提供制度和政策服务的创业。它们能否获取到政策许可,以实施相关的创业政策服务,同样受到多种因素的限制。你看,一线城市和三四线城市的创业政策就会不一样啊。作为个体创业者来讲,你愿意将自己的创业梦寄托在这种不确定性上吗?你有多少精力和耐心去等待所谓的好政策呢?
所以,从这个角度讲,诸如政府、学校政策这些相对不确定性因素,只能起到助力的作用,即锦上添花。创业者更需要从一些确定性的因素出发,注重企业内功的修炼,如创业者自己认知能力和思考力的提升,知识的拓展,技能的精进等。同时,对于如何避免掉进一些如上所述观念的坑,则是创业者需要常常反思和迭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