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某私募基金从业者的一篇从业经历
来谈一谈我的工作经历(私募基金)和我对金融行业的认识吧
本JR12年上海某985毕业,本专业心理学,第二专业金融学。大学期间基本都在混,唯一欣慰的就是二专坚持下来了。毕业后考研失败找工作很迷茫,不想从事本专业工作,又根本没办法进银行券商等金融机构,最后托关系进了家私募基金公司,主要发行房地产基金,JRS不用担心,我不是来卖产品的,我们都是机构客户,不对个人投资者。
话说刚入行真的蛮惨的,托关系进公司有点坏处,就是没办法谈资金待遇,毕竟领导觉得能招你进来就很给面子了,你还好意思讨价还价?所以我以超级屌丝的底薪(月薪4000块)干了一年,每天挤地铁,单程1小时。因为谈了女朋友,开销很大,不仅月光,信用卡还始终处在账单分期的状态。。
第一年基本处在学习和打杂的状态,主要学习四大块知识:金融、财务、房地产、相关法律。打杂就是整理整理企业发过来的资料,写写项目概要,偶尔跟着前辈出差看看项目做做尽职调查,当然我主要负责提提箱子什么的,跟在后面边看边学就行了。有时候一个人傻乎乎的去金融机构拜访,基本啥都不会,聊不上两句就没话说了,估计转头人家就把我的名片丢了。
期间,一次被领导推进大西北某信托公司总部业务部挂职实习了两三个月,在信托公司再次从事起了打杂老本行。实习完,信托公司业务部经理问“小伙子,我看你是个老实靠谱的好少年,可愿意留下来辅佐老夫”。我心里还是很心动的,毕竟是国企啊,是信托公司啊。后来想想还是拒绝了,人嘛要知恩图报,领导待我真的不错,尽心培养(虽然工资给的低。。。),刚培养起我来就跑掉,感觉实在是不厚道啊。
第一年练级练得不错,业务知识挺熟,人际交往方面也克服了过于木讷过于羞射的毛病。
第二年主要就跟着老大跑项目见世面了,天南海北的跑,接触的金融机构的大佬、房企土豪或者县城的各种局长什么的,饭局谈判什么的,五星级酒店豪车什么的,反正是涨姿势见世面了。期间再次被外派周边城市帮助分部工作。
今年有种得心应手的感觉了,独立做尽职调查写尽调报告不成问题,和同行能聊得起来,人脉有了一定的积累,薪酬涨了上来,也算是老员工了。
现在侃侃我对金融圈的认识吧。
我们的金融行业,按资产规模排的话,第一是银行,第二是信托,第三是保险,第四是券商,这就是我国金融行业的四大支柱。银行业的资产规模200万亿左右,妥妥的老大哥!信托行业15万亿左右。保险业和券商再低一些,具体数据没去了解了。除了这四大支柱,还有基金(公募和私募)、期货、资管、担保、融资租赁等子行业,都属于金融行业,再有就是和金融行业相关性挺高的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
按行业看收入的话,这两年人均收入最高的金融行业是信托行业,人少钱多啊!银行主要是桂圆什么的小职员太多了,拉低了平均值,投行部风控部什么的待遇都很好,做得好的客户经理收入也高(当然更多的是每天为指标发愁的苦逼们)。基金公司的激励机制挺好,靠业绩说话,行业内部不同的公司差别挺大。资管从去年开始势头很猛,先说牛逼的四大资产管理公司(长城、东方、华融、信达),这四家都是央企,资产规模至少都是几千亿的水平,业务遍及全中国,专吃不良资产,员工待遇稳定。再说去年井喷的基金子公司,这帮子人“没节操”,信托千三的费用,他们千二千一就干,只做规模,只做通道,抢了信托的不少业务,所以去年基金子公司(还有券商资管)的人也没少赚。
金融行业的业务模式和产品很多,变化很快。但金融的本质和目的就是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这点是不能变的。金融行业将社会上闲散的资金集中起来,投向那些需要资金值得投资的产业。当然,市场的真实情况是,有时候赚钱的行业并不就是值得投资的行业,市场上干投机而不是投资的机构不在少数。
再来说一下金融的产品和卖产品的钱最终的投向吧。
银行:分为表内资产和表外资产。我们的存款属于银行的负债,我们的贷款属于银行的资产,都是表内的。还有就是银行的理财产品,5万起步的那种,年化利率大概在4%-7%的样子,银行将理财资金投出去,利率一般都在7%以上,中间的差价银行赚。理财资金是表外的,不影响银行的存贷比等考核指标。银行将客户买理财产品的资金汇成资金池,按照要求投向标准化产品或非标产品,比如:债券、信托公司产品、结构化产品、QDII产品等。买理财产品的时候,就要注意看好类型,有的收益率定的很高,但不是保本的。从全局来看,银行大多数的资金最终都流到了国企、上市公司和大型民企的口袋里去了。
信托:信托公司的产品是信托计划,100万起步,主要分为固定收益类和浮动收益类产品。固定收益类产品的年化收益率大概在8-12%之间,到目前为止,固定收益产品是刚性兑付的,说白了就是保本保收益。不过,我估计一年内可能就会打破刚性兑付了。固定收益的产品基本都投向了房地产(去年和今年少了)、政府基础设施、国企、大型民企。再说浮动收益类产品,这类信托计划,资金基本投向了二级市场,信托不操盘,由私募操盘。
保险:保险公司的产品就是保险啦,保险公司的资金成本是最低的,比银行的资金成本还要低。以前主要是协议存款存到银行,由银行投出。现在险资的投资范围也开放了,很多有保险资管直接投了,方向还是国企大民企那几个,没区别。
券商:券商通过产品来募资不多,所以它的规模也比上述三大行业小。券商主要就是中介商做市商,一级市场和二级市场的业务做得多,投行业务有股票和债券的发行承销。也发资管计划。目前上市公司的股票质押业务基本被券商垄断了。凡是要进入二级市场,都得找券商要交易席位,所以券商的交易佣金还是很可观的。
基金:公募基金基本投向二级市场,分类的方式很多。业绩都有排名,成绩好坏一目了然。所以基金经理的压力很大啊,当然收入也是杠杠的。私募基金有投向二级市场或衍生品市场的阳光私募,也有投向实体行业的产业基金、并购基金、房地产基金等。前者浮动收益,后者浮动或固定收益都有。私募基金的交易设计是所有金融产品中最为灵活的。固定收益的产品利率比信托高,基本年化12%以上。正是因为私募基金灵活多变,不易监管,所以行业也满混乱的。业内基本有两种募资模式,一是在市场上发行,50万-100万起步,让投资者购买。而是利用机构资金,比如银行保险资金、大企业的资金等等。前者要有很强的销售团队,后者要有很强的关系网(有大腿抱才行啊)。现在私募也被基金业协会监管了,发产品需要备案,100万起步。
再说说我对未来金融行业趋势的看法。
过去十五年郭嘉的经济是有房地产和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的,去年开始房地产明显疲软,透支了一代人的购买力,没有上升空间了。从今年的两会可以看出,郭嘉的重心放在产业结构调整上。要调整,首先要做的就是金融市场的基础,完善郭嘉的金融市场,这点从去年的经济新常态概念出来时就强调了,两会再次强调。去年推出的资本市场新国九条,拉开了轰轰烈烈的大海贼时代,不,是大资管时代,近期推动的注册制、国企改制、新三板等,都是这个方向。所以金融行业的机会越来越多。可以说,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有很大的利润空间等着金融民工们去挖掘。
最后再谈一下金融民工该学习哪些技能。
想从事投行相关的,金融基本知识、财务知识和法律知识必备。金融知识既要精又要杂,专精自己的细分市场,但还得了解金融全行业主流的方向。财务知识得会看报表会分析企业,懂税务方面的知识。法律得懂广义上的经济法,包括金融各个领域的相关法规、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等。
必备的证书不说了,在我看来有用的有含金量的,就是CPA、CFA、律师证,三者取其一,再努力些,走向人生巅峰不成问题。
以上,献给想要从事金融行业的JRS!
PS:统一回复一下大家的问题。
1、工资问题
首先要说明的是,本屌起点确实低,只有985文凭,但专业不对口,其他的都没了。一般来说,我们学校本科应届生出来,第一年平均月薪大概在6k左右,楼主拉低了母校的均值。所以每当身边的人在聊工资,我都会默默走开。。。
现在算是稍稍改善了的屌丝吧,从13年1月底到现在,入行也就2年出头,今年的底薪到10w了,离步行街的平均水准还差得远啊,业绩提成能达到什么程度,现在还不知道,我自己估计没有多少,年轻人做业务不容易的。在魔都,我这样的,一抓是一大把。
目前本屌CPA还没考完,也有读MBA的计划。
2、我们公司
我所在的公司成立时间不长,12年成立,公司在陆家嘴。14年年初一家AA级国企入股,成为公司大股东,楼主躺着变成了国企子公司员工。其实有国资背景,有利有弊。好处就是,大腿够粗,再也不用担心资金的问题了,公司每年最多有10个亿的额度可以投出去。惭愧,去年没花完。坏处一就是办事效率低,项目过会时间长,很多时候项目还没过完会,就被别的公司抢做掉了。坏处二就是业绩提成卡线,因为年年都要审计,业绩提成不能太高了,不然审计过不了。所以得从其他地方返出来,很麻烦。
我们公司的基本架构从上到下分别是:投委会→总裁办→业务部/风控部/客户部/综合管理部/财务部。我们公司上海总部20个人不到,业务部和风控部占一大半,扁平化管理。说说我身边的同事的背景吧,投委会由股东派人组成,项目上会就是上投委会。总裁办大领导科班出身,清华MBA,注会,注税。二领导非科班出身,但社会经验超级丰富,有很牛逼的资源。三领导某屌丝大学MBA,不过来我们公司之前是某上市公司财务总监。。。风控部两个海龟硕士,另外两个本科、律师。业务部三个硕士,两个本科(本屌是其中之一…),客户部一个985MBA,两个本科(其中一个海龟)。其他部门就不说了,结论就是:领导最牛逼!
3、金融行业偏好的专业
优先的专业是:金融、财会、经济、法律
其他好进的是数学、统计(题外话,个人感觉数学专业很不错,考研时理科的导师偏好数学系考生,工作时很多行业对数学背景也挺器重的)
剩下来的各个专业都差不多了,招聘上都没有优先。
至于后台的IT、人力资源等不讨论了。
4、金融行业发展路线
根据身边的人的经历意淫出来的,仅供参考。
高端科班路线:985金融经济法律财务本科或硕士+CFA/CPA/律师资格证+拿得出手的实习经历→牛逼的金融机构核心部门民工→人脉资源和业务能力达标后→牛逼的金融机构核心部门高级民工/稍弱的金融机构核心部门中层→牛逼院校MBA→什么机构看心情随便去吧。
输在起跑线上的屌丝一般很难进金融机构的核心部门,只能走曲线救国的路线了,在外围(但不建议从事券商、保险等机构的客户经理工作)边工作边积累人脉边学习了。工作的同时咬牙拿下三证之一,就可以改善一下自己的工作了。后面以积累人脉为主,还可以考虑考虑MBA,值得一读。
要强调的是,请正确看待考证和读mba,并不是说拿了证了读了mba了,就逆袭了。证书仅仅是一块砖,帮你装逼助你忽悠人用的。最关键的是人脉和业务能力,多多积累人脉资源,坚持强化业务能力,再搭配上各种证书,才是逆袭的关键。
至于毕业去向,先去私募还是先去银行,除非这家私募挺有名气,不然我都建议去银行。为啥呢,看看各个金融机构的招聘信息就知道了,有银行、券商、信托、基金的从业经验优先考虑。私募的认可度没有银行那么大。相对来说,从银行跳到其他金融机构容易,从其他金融机构跳到银行难啊。
5、再补充一下金融行业现状
有人认为本屌把信托抬得太高,把券商贬得太低,这真没有。就资产规模来说,自从2012年末开始,信托资产总规模超过保险业之后,信托就一直是金融界老二了。信托公司资产规模如此庞大,但公司数量却很少,一共68家。就收入水平来说,信托平均收入高,是因为从业人员数量少啊。券商核心部门的收入不比信托业务部门的收入低。
有JRS提到,信托在走下坡路了。是的,14年开始,很多信托都不好过了。我现在认识了很多信托朋友,中江、厦信、西部、陕国投、长安、上国投、五矿、华澳、新时代、交银等,有的信托经理是高富帅,但有不少也挺屌丝的。因为去年信托做业务,房地产业务交易对手基本要50强以前才能做,政府平台的债务问题也很严重,再加上基金子公司券商资管无底线抢生意,信托牌照贬值了,业务量减少很多,日子自然不好过。不过日子不好过也只是相对往年太好过的日子来说的,去年日子再不好过,信托行业的收入还是数一数二的。
市场真是风水轮流转,14年之前,做固定收益业务赚得盆满钵满(信托公司业务部赚得最多),14年下半年开始,固收业务不行了,二级市场又开始火了。看准了的信托公司,单单就伞形信托这一项业务,又狠狠地赚了一把。我同学前五985金融专硕,进了某家信托证券部(主要就是做伞形信托的),起薪近20w,足以证明信托的待遇还是高。
多数信托公司都在考虑转型的问题,我听到的比较多的意见是,转向真正的财富管理或者转向真正的实业投行。
私募行业鱼龙混杂,好的高大上,差的纯皮包。产生这样的问题是因为门槛低。有技术含量的有:阳光私募、并购、定增、风投(PE/VC)等。自从基金业协会把私募抓在手中后,行业正在规范。
6、金融产品的风险
高风险高收益,这句话是基本原则。
所以各类金融产品的风险高低排行,基本就是收益率高低排行,当然不排除奇葩产品跳出行列。
一般的投资者怎么去粗略的看风险呢,有两个关键因素,一是产品发行方的实力,二是产品本身的属性。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低,主要是因为它是银行发的,玩亏了银行兜得起。还有信托产品,卖得火,也是因为玩亏了信托公司兜得住,这就是刚性兑付。基金产品就没有能力去兜底了,所以基金产品收益率更高,风险也更大。至于P2P之类的产品,尚游走在灰色地带,产品本身风险也太大!产品本身的属性,就是看产品投向了,企业实力、市场情况、抵质押物、其他风控措施的落实等。
7、我了解的金融界的巨无霸(不全,道听途说)
工农中建就不说了,总资产都超过10万亿,交行超过6万亿,招行5万亿,浦发兴业4万亿。中信集团:金融全牌照,超级完备的产业链,总资超过产4万亿。平安集团:金融全牌照,总资产超过4万亿。
以上都算是国家队。也有类家族式的金融控股集团,比如明天系、德隆系、涌金系等,比较神秘,我听说而已,不了解。
8、克服木讷羞涩
平时多看新闻时政吧,尤其财经类,先提高知识面,不然再外向的人也谈不出内容来。
再就是做个有心人,多观察别人的交流,对比自己的。
然后就没什么好办法了,对自己狠一点,走出去才行。。。
9、最重要的
上面也说了,金融的本质是资源的合理配置,什么叫资源的合理配置?不说经济上的概念,所有的业务都是业务人员去推动的。所以说白了你得有资源在手,不管你配置得合理不合理,只要你能配置出去,业务就成了。所以我觉得,人脉资源才是金融界的第一生产力!
10、忘说现实了
金融行业从业人员非常多,经典的金字塔型分布,塔底的屌丝们非常多日子非常难过,拼到塔中或者塔顶才能享受到金融的高薪与高光。这过程真的很艰辛。所以入行需谨慎啊!
以上纯属个人看法,因见识有限,有的地方坐井观天看不全是难免的,所以JRS怀着批判的眼光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