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雀东南飞,五里一徘徊。诗歌以比兴的形式开头,表达刘兰芝和焦仲卿彼此顾恋,不忍分离的感情。但是,有些爱,注定一世缄默;有些人,注定终生错过。就如德卡先生所言:“离别总像暴雨般来得猝不及防,但其实早已蕴藏在点滴和惊雷里。”
《荀子·致士》篇有云:君者,国之隆也;父者,家之隆也。隆一而治,二而乱。《左传·桓公二年》载:“士有隶、子弟。”这些都是中国古代封建家长制的体现。家长制是指家长拥有统治权力的家庭制度。与宗法制、小农经济相伴而生,子弟和奴隶都同等的属于奴隶主贵族家长的附庸和财富。奴隶家长制的发展,尤其是与周礼、宗法等级制度的充分结合,为封建家长制的产生和发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础,最后,奴隶制的宗法制转化为封建家长制了。
“ 十三能织素,十四学裁衣。十五弹箜篌,十六诵诗书。十七为君妇,心中常苦悲。″但婆婆仍对这个秀外慧中的媳妇非常不满,"三日断五匹,大人故嫌迟。″"青雀白鹄舫,四角龙子幡,婀娜随风转。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流苏金镂鞍。赍钱三百万,皆用青丝穿。杂彩三百匹,交广市鲑珍。从人四五百,郁郁登郡门。″暗写她的悲惨命运,加强了悲剧气氛。衬托出兰芝不慕名利的品格。她淡泊名利,慧指兰心。去认仍落得个投水而死的结局,令众人为之叹息。焦仲卿出生于官宦世家生性怯懦,又孝顺母亲,他最后"徘徊庭树下,自挂东南枝。"彷徨过后,他用“死”来向封建礼教和宗法制度发出无言的抗争,用“死”来表达自己对真挚爱情的追求和守护,代表了民族的觉醒,慰藉着那些始终为爱情坚守的人。"两家求合葬,合葬华山傍。东西植松柏,左右种梧桐。枝枝相覆盖,叶叶相交通。″运用了神话描写,是作者内心的期盼。在汉朝武帝时期,有关婚姻的规定,有了为了孝顺说出的天下没有无不是的父母。在这样的一个背景下,葬送了太多的女子,作者也同样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结尾极具浪漫主义色彩,寄托了人们追求恋爱自由,渴望收货幸福的强烈愿望。
刘兰芝,执着于蒲苇磐石般的坚贞爱情,向往鸳鸯檀郎谢女的美好生活,最终被折磨于“七出”无子的封建礼教,不得善终。正可谓"百媚千红人世间,情之所终唯有卿。今以一死抒己情,愿可告诫后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