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给自己画了个框,你所有的思想,决策,行动,都在这个框框里。而这个框就是你的认知。
框架
人与人之间的根本差别,就在于认知。我们在这里可以把它比喻为框架,这样更方便理解。在框架之外的就是未知的领域,反之,框架之内的是已知的领域。
每个人所已知的领域,大都是自己有过亲身经历的东西,或是先学习理论,再通过实践,完成之后内化的一些知识以及常识,用此方法来拓展自己的框架。显然,由于每个人的成长经历,原生家庭的不同,起始的框架必定是不一样的。进入社会后,各自所有的框架则差别更大。在前互联网时代,类似框架的人会互相的吸引,抱团在一起,形成组织。并对同一话题,有着相同的理解。不论这理解正确与否,但至少是所谓的共识。而对于不同框架之人,互相之间根本接触不到。于是和谐共处,相安无事,社会安宁。
进入互联网时代,最大的变化就是,打破了不同框架人之间的隔阂。你登上微博,公众号,能看到各种不同的声音。互联网,给了每个人都能跨框架评论的自由。
你以为的并不是你以为的
微博上每天都有各种热门的社会话题供民众讨论。大从国际局势,小到生活琐事。对于宏观层面的话题,任何评论都无伤大雅,因为它并不基于具体的某项事务去做指导或解释。但一旦落到具体事务的话题,评论区就充分暴露了框架不同之间的巨大差别。如今天看到的一则话题:
文中提出了几点企业家与普通人不同的三观,分别是:
对于企业家来说,需要对员工,客户,供应商都负责,而往往这样就很难兼顾到家庭。
企业家在公司逆境之时,需果断的进行人员优化,开除冗余的员工。企业家与员工之间并不是朋友。人性化并不是做企业正确的三观。
相关评论如下:
作为一个小老板,还远不到企业家这个程度,但是三观趋于类似,毕竟企业家是小老板终极进化的形态。文中提到的这两点,其实是讲的比较客观的。但评论中的这些人就太暴露自己的水平了。
第一条评论,明显是书读多了,脑子有问题,做个公司还要抛弃人类本能,伦理道德直至突破人类社会文明底线?黑人问号脸。
第二条评论,估计是电视剧看多了,特别那句:实在不行就离婚,更是莫名其妙。
第三条评论,傻白甜的类型,而且这话题也太大了。
你们发现了吗?评论里的这些人100%没有亲自做过公司,完全凭借文章的内容和自我的想象来评价。甚至有人通过看过的电视剧来评价...
关于企业家和小老板的三观,其实根本都建立在一个词上:生存
为了生存下去,你必须根据大环境来及时优化团队,调整策略。而不是做老好人。
为了生存下去,稳定的大后方是必须的。狮子老虎也不是一天到晚都在捕食的。以家庭为单位,能更大的提高生存效率。
为了生存下去,必须高效率的集中组织捕获 '猎物',然后按功勋分肉。
若生存不下去,就只有死亡。
实践出真知
说回话题,这就是一个明显的跨框架评论的案例,企业家的三观对这些人来说是一个完全未知的领域。
对于未知的领域,只有通过实践才能知晓其真实的面目,才能拓宽自我的认知框架。遗憾的是,在生活中处处充斥着这种 '自以为是' 消息。有的来自于民间,有的则是媒体报道。互联网时代带来了信息的爆炸,却也同时带来了大量的垃圾讯息。若是没有判断能力,分分钟便被错误的咨询给带偏了。
在未经实践的前提下,如何来筛选正确的信息来扩大自己的框架边界呢?有一个简单的办法,就是找有过相关经验的人来请教学习。
想学育儿知识,就去找个生过孩子并且实践科学育儿方法的妈妈来请教。
想要买房子,就去找个自己亲身买过很多套房的人来请教。
想要创业赚钱,便找个自己开店开过企业的人来请教。
请教之后自己再亲自操作,不断地发现并解决问题。这才算是拓展了新的认知领域。自身的框架也会随着每件事情的亲自操作,而不断的延展。当时光飞逝,相比那些常年固守框架而害怕突破的人,你们已经不在同一次元。
对于未知的领域,别凭自己的想象去做判断。
胖达叔叔
2019.11.8
WX公众号:胖达肉霸乐多,三十岁叔叔日常读书录音,偶尔喷喷文章,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