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听说电影《好东西》不错,趁着春节假期,昨晚看一下,3个不同女性简单故事,小故事大道理。
她们各有各的活法,各有各的不容易,最后也找到自己所需,一起去出国去旅行,一起更好做自己。
一、要什么都做得很好
电影中有个场景,铁梅写的单亲妈妈的文章,给了很多差评,她平时故作坚强,后来一个人坐在家门口流泪,邻居女孩看到她,就跟她聊聊,铁梅说到一直以来自己都想做一个好妈妈、一个好同事、一个好记者、一个好妻子……事实上无做好,邻居就问,你要做那么好干什么?什么都值得做那么好?
的确一个人精力、财力等或者有限,不可能什么做得很好,有些事情做了、体验过就可以,不要什么都追求做好,有时70分也是一种美。
一直以来,自己也是追求完美的人,就是追求完美而不敢、不自信去做,就向去学唱歌,觉得自己唱不好,即使跟老师学也无学好,其实核心想什么做好,实际无做好。
而好像一直是小时候无学到,自己对于唱歌、跳舞、画画、学琴……都很想学,就要太多,而不用时间,觉得一学就会,实际不会,就会对自己的低评价,容易陷入到自责、自卑的状态。
其实就是陷入,什么都想做好,而实际上做不好的内耗中,反而让自己内心的压力大,让自己更加无力做好。
一个人,不要想着什么做好,实际一些,不要想着什么做得他人满意,其实不要太在意外在的评介,尽力、尽心就好。
二、不要说谎,做自己所有
小孩的老师布置作文,说去旅游过的地方,不少同学说写去国外旅游,而小孩无出国,而见到身边的同学都写去国外的旅游,她就说了自己写去法国;其实她也无想好怎么写,邻居姐姐在接她回家,说起法国的细节,小孩让她在详细讲,自己好写在作文上,后来铁梅看到,说无去过,就不要写,写自己去过的太原、参加过电影节,后来接纳了妈妈的意见,同邻居姐姐一起做了贴纸;老师还让她分享作文。
铁梅同小孩强调,不能说谎,写作文也要真实,分享自己所做,不要受外界的影响,而放弃自己原则及坚持。
就像自己现在跟弘丹老师学习写作,她一直在分享自己所做,将自己实践过的经验,形成课,并分享出去,让他人也从中受益。自己从24年跟她写作,25年继续续期,就是觉得她真实。
做自己所做、分享所做、做一个真实的自己,不去攀比、不去比较。
三、多体验、找到适合自己
铁梅去接小孩放学,见小孩在排练,以为小孩是在进行表演、演奏乐器或做指挥,而实际不是,就是她鼓掌鼓得好,老师让她做观众。铁梅也想小孩去学乐器、去学大鼓,刚开始小孩不去学,铁梅也无硬着逼她,只是过程中同邻居在引导,小孩后来去学打鼓;同邻居女孩的乐队有演出,小孩不敢去,怕打不好,给其他人笑,就不去;铁梅也没有硬逼小孩去表演,小孩后来突破自己心魔,上台打鼓,去体验过,发现自己还是喜欢做观众、喜欢鼓掌。
生活在于体验,当你去体验过,才知道自己是否合适,而不是待着哪里抱怨,而过后想做实际无做的后悔。
人生在于体验,就想前面也提到,自己什么想要、什么想去学,也见参与了一下,后来过程中遇到困难就退缩,这也是体验,从体验中,自己觉察到练习不够。
生活就是在于参与、而不是在于他人的眼光,去体验过、看看是否自己真正想要,是就继续,不是就还赛道,去尝试更多其他,让生活更加多彩。
《好东西》一看上去,即使邻里小事,就是互助、关怀,其实蕴含这大道理,事情虽小,而让我更好认识到,人生在于体验、不要在乎外界的声音,关键是自己舒服,成为更好的自己,让自己生活舒服、多彩、丰盈才是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