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上关于阅读技巧的书籍都在围绕两个因素展开:速度和理解力,它们决定了阅读一本书的效率,但每本书都是有各自的侧重训练技巧。《超级快速阅读》就是这样一本书,它是基于我们大脑和眼睛的工作原理,从速读训练和完本笔记的角度提供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技巧来提高读者的阅读效率。
这本书是作者从多年的培训课程中总结得出的精华,当你跟随着本书的进度完成所有的训练后,不仅阅读速度和阅读理解能力得到提高,之后你还会惊喜的发现自己变的更积极了、情绪更加稳定了。
看了上面的介绍是不是有种跃跃欲试的想法,本文将为您揭开它的神秘面纱。
一、正式阅读前的准备
1、了解一本书的大致内容,从拼图游戏中发现阅读技巧
我们的大脑,当认为周围环境存在过度的不确定或不稳定的因素,无法依据现有的信息把握时间的原貌时,我们就会感到恐惧,甚至是惊慌失措。大脑出于自我保护机制,此时会发出抵制的信号。只有让大脑先掌握全局基本情况,提高认知基础,降低抵制情绪,才能更有效的深入细节。
来看看我们是如何玩拼图游戏的,首先要看成型图的样子,知道整体是由哪些部分组成的,接下来从拼图碎片中找出四个角,然后拼出四个边。这样就给整幅拼图搭了框架,然而这只是整个浩大拼图过程的开始。
阅读与玩拼图游戏是一样的,基于大脑的工作原理,当正式阅读一本新书之前,要先做好以下两个工作:
01、梳理脉络结构,明确宏观定位。
02、花5分钟快速浏览全书,把注意力集中在标题、副标题、插图、表格以及被加粗或斜体的关键词上。
这也是与我上一篇《如何阅读一本书》整理笔记|附思维导图中提到的检视阅读不谋而合的。
2、知识普及一:万事开头难,让你学会开始
大脑存储信息有这样的一条规律:要记住一条信息,必须将其与既有的知识网络结合在一起,否则,新知识就会在我们的脑海里毫无章法飘来飘去,最终被忘记。
学习一项新的知识,既有知识网络与新知识可形成的连接很少,所以开始的时候很难记住,这就是万事开头难,一旦掌握了基本知识,可供连接的基数变大,吸收新知识的效率越来越高,这个领域的学习才算踏入正轨。
因为这个原理,我开始练习写作,无论多难,也还是要去做,因为我知道,只要迈出这一步,坚持下去,大脑里关于写作的知识基数越来越大,后面也就会越来越容易,初学写作的人,开始就建立起强大的信心是最重要的。
3、知识普及二:学习平台期,让你懂得坚持
平台期,也称为瓶颈期,即学习到了一个阶段,无论怎么努力练习,好像都没有什么进步,甚至有退步的迹象。这是和大脑工作原理息息相关的。
平台期,是大脑建立新的神经联系的过程,神经就像电线,光有电线还不够,还需要裹上一层绝缘胶,神经的绝缘胶是髓磷脂,平台期,大脑需要大量的髓磷脂为神经包裹绝缘胶。当大脑完成一个基础知识网络神经包裹绝缘胶的全部任务,这个知识网络也就活了起来,你肯定会有豁然开朗、质的提高的感觉。
无需懂得平台期大脑到底在做什么,你只需知道,只要你坚持,它一刻都不会停歇 ,迟早会成就你的飞跃和升华。
二、阅读速度训练
1、逐字阅读的方式
多数人阅读的方式是逐字阅读,是非常低效的阅读方式,为什么呢?先来了解一下阅读过程中视线的运动过程。
将视线运动过程慢放:视线运动到第一个文字,视线停止,眼球对焦,读取信息。然后再跳到下一个字,重复前面的过程,依次推进。
2、基于这样的模式,逐字阅读就会存在以下四点问题:
01、拖慢速度
因为眼睛读取信息的步骤是固定的,重复的频次越高,所需时间越长,速度越慢。
02、阻碍理解和记忆
眼睛每次完成信息读取,都会把结果传递给大脑,让大脑进行运算,完成理解和记忆的工作;如果眼睛传递给大脑的信息不是一条完整的信息,大脑进行运算但是无法理解和记忆。
比如“一个小青苹果”这条完整的信息,眼睛逐字阅读将其分成四次读取:“一个”、“小”、“青”和“苹果”,大脑也进行了四次叠加运算,知道最后一次才形成完整的信息,完成理解和记忆。如果一个特别长的句子,读到最后一个字的时候,最前面的字可能已经忘记了,那么大脑就无法形成有效的理解和记忆,这个句子可能就白读了。
03、注意力无法集中
我们大脑是一台异常勤奋和高效的计算机,如果眼睛读取信息的速度不能满足大脑的工作节奏,一旦出现资源过程的情况,大脑要么自己找点事干,比如:处理一下中午吃什么、周末去哪里玩、回忆一下曾经的美好瞬间,你现在是不是已经进入白日梦的状态了呢;要么自动进入休眠状态,你是不是晚上一看书就困得不行呢。原来是这样,被get了吗?
04、视线下意识的游移
人眼生来并不善于捕捉静态景象,人眼敏锐的观察力是通过捕捉动态景象的刺激练就出来的,其目的是为了更好的生存。长时间捕捉静态景象,比如阅读,缺少运动刺激,视线就会不自主的游移,此时你需要主动的把视线拽回来。
3、了解原因和问题,接下来看看解决方案
01、按语义单元读取信息
语义单元就是由几个字词共同组成的可以表达某个完整意思的词组或短语。
按语义单元读取信息,视线运动频次降低了,速度提高了;同时,大脑进行一次运算就可以得到完整的信息,增进了理解和记忆。
02、阅读辅助:用手指或笔尖引导阅读
让手指或笔尖作为动态景象持续不断地刺激眼睛,保障眼睛的注意力和运动轨迹。你可能认为这种方式太幼稚或开始的时候不适应,但是如果你每天练习20~3-分钟,一段时间后,你就会发现奇妙的效果。
4、提高速度,从专项练习开始
01、一目十行的“3-2-1”练习
首先,找出一本从未读过的文章,运用阅读辅助并在保证理解的前提下,连续阅读3分钟,记录篇幅;然后,重新回到开头,开始第二遍阅读,这次必须在2分钟内完成同样篇幅的内容,如未完成,重复直至完成为止;最后,开始第三遍阅读,用1分钟完成同样的篇幅。此时,你的阅读速度与第一遍相比已经提高了3倍,感觉是不是很爽。
我练习过后,每分钟读450个字左右,即每秒7.5个字,基本上2分钟读一页,是不是还是很慢,我再去练一会。
高速公路效应:让一个人以180公里/小时的速度在高速上行驶一个小时,然后将速度表遮盖住,再让其以50公里/小时的速度行驶,最后结果发现他的实际速度在80~100公里/小时之间,这是因为大脑对速度产生了错觉。认为80~100公里/小时就是所要求的低速50公里/小时。如果你细心,一定发现过在高速上每隔一段路程,路边防护栏上都有0米、50米、100米的距离确认,这就是在纠正大脑对速度和距离的错觉。
“3-2-1”练习就是利用高速公路效应的原理,让你在不知不觉中提高阅读速度,而且不会感到有压力。
02、整行阅读
即把视线定位在整行中间区域,对两边区域形成辐射。最适合整行阅读的文章就是豆腐块文章,比如手机上呈现的文章都属于这个类型,方便练习,不妨现在就按照整行阅读本文试试。
03、三级跳阅读
与整行阅读类似,在一页文章中画出3条竖线,每读一行,都把实现聚焦在竖线附近区域,3次视线聚焦就阅读了一整行。
三、增进理解和记忆:用视觉卡片,做完美笔记
所谓视觉卡片,也可以成为思维导图,就是将信息以网状结构整理和呈现,网络中心是核心要点,周围分布着次级要点,核心要点与次级要点之间用线连接,用来表示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
以视觉卡片(思维导图)的形式整理笔记,符合大脑发散的思维结构,可以一目了然的看出整篇文章的结构、主题和次级主题以及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更容易被大脑接受,增进理解和记忆。
四、时间效率管理
本书并不是一本完全意义的时间效率管理的书籍,重点在于提高阅读速度和制作视觉卡片(思维导图)笔记的技巧训练上,不过穿插着介绍了一些时间效率管理方面的小技巧。
01、动力和压力管理
动力不足,会缺少干劲,难以坚持。
压力过大,导致人体内分泌的肾上腺素水平增高,降低人的思维能力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要学会自我减压,比如运动、社交、听音乐等。
02、合理制定计划和目标
制定每日计划,分清轻重缓急;设立明确的目标,高效的去实现;每日检查自己的完成情况,自我复盘等。
结语:
有人说,读书不用那么累,还有人说,读书不用目的性那么强,随意就好。但我认为,每一个走出学校大门的成年读者还在坚持读书,一定是主动的、自发的,想从书籍中获取自己想要精神慰藉、知识技能,那么又从何谈起没有目的性呢,如果所读之书不能给与我们帮助、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为,不如不读书。当然纯粹性娱乐是完全可以的。能够读到这里的读者,即使你不认同,但至少是可以理解的。
本文的操作性比较强,看懂不是目的,融入日常阅读中,提高自己整体的阅读效率才是根本。愿每一个人都能读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