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枢经·正义精讲381
卷八·五味第五十六
2/3
原文: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
伯高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行,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原文译文对照:
~~~~~~~~~~
黄帝曰:营卫之行奈何?
黄帝问:营气和卫气的运行,是怎样的情况?
伯高曰:谷始入于胃,
伯高答道:饮食之物进入人体,会首先到达胃腑中;
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
其被消化分解而出的营养精微物质,也会首先自胃腑而出,进入上焦和中焦这两焦之系统,为五脏灌溉营养;
别出两行,营卫之道。
进入上焦系统的精微物质和进入中焦的精微物质,还会另外分出两行:其中的清纯部分,化为营气,自中焦而出,自肝门静脉进入肝脏,经过肝脏的过滤、净化过程,通过肝脏向上升发的功能,汇入下腔静脉并回流至心脏,再通过肺动脉进入肺内,完成血氧交换,变成富含氧气的动脉血,再经肺静脉下至心脏,经主动脉系统,运行至全身;其中之浊厚部分,化为卫气,即淋巴液,自下焦之元气而获得上行动力,再至上焦左右锁骨下方汇入静脉系统,经肺内血氧交换过程,把富含氧气的动脉血,又通过肺脏之肃降功能,经肺静脉下到主动脉系统,继而运行于全身。
其大气之抟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命曰气海,
全身各处细胞利用这些营养精微物质,通过在线粒体基质内发生的呼吸作用,所产生的二氧化碳,会随着静脉血回流至肺,通过肺内血氧交换过程,经肺之呼吸运动排出体外。肺内空气常存,并时刻与外界环境之空气相通。其专有名称为“宗气”,所以可把肺称为“气海”。
出于肺,循咽喉,故呼则出,吸则入。
肺内空气会随着呼吸运动,从肺中经咽喉被泵出体外。所以,做呼气动作则肺内空气向外界泵出,做吸气动作则外界空气被抽吸入肺。
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入一,
来自天地之间、进入肺内的空气,大致来说,肺呼吸时,不可能将全部气体悉数排空,总会有残气余留,肺内残气量通常占比肺总容量约30%。即占比约肺总量1/3的残气常年存积于肺中,不能排空。可以看作每一次呼气,所呼出的气体和保留在肺内的残气之比为3:1。
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因此,全身细胞所需要的氧气,仅靠肺呼吸运动是不够的,还需要从饮食营养中摄取。因此,人如果不饮不食,半天就会感到精神蔫萎、力气削减,一天就会感到无精打采、浑身乏力。
~~~~~~~~~~
老黄历择吉,2025.1.8
上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380
下一篇:灵枢经正义精讲3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