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从传统的软件行业换到投资银行,真正明白了为什么都说最聪明的人在投行这句说法了。 和目前如火如荼的互联网行业相比, 投行是非常残酷的行业, 因为很多时候你赚的这100 块钱意味着地球上某个地方有人输了100块钱, 这样一个zero sum的游戏规则注定了这个行业每天都是cut throat一样的残酷。 而互联网行业是双赢的行业, 其实更加适合比较geek的技术人员。
今天我说的这个传奇, 他本人我还没有面对面见过, 他在欧洲。 我们每个礼拜两次全球会议大概全球几大金融中心4,5个地点的30几个人的大会。他一般一个月出席一次两次。电子邮件联系更多一些。 其实我们所有人都不是他的直接report, 但是因为现在几十个人做的这个产品是他将近20年前做实习生的时候和另外一个实习生一起写出来的, 他对代码的贡献在早期至少是50%,我们的代码是以百万行计算的。 可以想象10几年下来他不断的写不断的写, 到今天除了他没有任何其他人可以说懂得这个产品。
他大学毕业就来这个投行, 快20年了, 从一个实习生做到技术人员可以做到的最高头衔。 投行大家知道分前台后台中台什么的。 很多人说IT属于后台, 其实这个说法至少在我们这里不是这么简单的。他从最开始就是和traders 坐在一起的。 Traders 其实口碑都不好, 大家都知道他们满嘴脏话,对别人都是颐指气使的, 今天赚了钱就大把的散,明天亏了钱就骂娘, 你要是正好当天软件出了什么问题, 哪怕只是慢点儿, 或者颜色显示触怒了他, 他就会指着你鼻子骂。 最近这7,8年以来, 因为很多交易自动化了, 所以traders其实是个慢慢会消亡的职业。 现在在纽约有时候去trading floor你会看到很多trader其实也不忙, 在那儿打游戏的都有。 但是我想90年代中期, 那可能是黄金时期。 他从那时候在trading floor和traders在一起之后, 就再没有离开过trading floor. 一边儿不停的支持traders, 一边不停的写代码。 我有一位曾经去过欧洲和他见过的同事告诉我, 他就在那儿不停的写不停的写。
他现在在这个行业就是一个传奇了。 我们这个产品每年全球交易量最大,这个产品的核心已经快20年了, 虽然用户界面很不可理喻的90年代look, 这个产品的核心也是不可理喻的牢固。用户界面无比的复杂, 这也是这么多年不仅没有人敢尝试重写核心功能, 仅有过的几次重写界面的尝试也以失败告终。
他的故事我只是听说, 希望将来有一天能够见到他, 我想问问他, 你有没有后悔在trading floor一坐就是20年?有没有遗憾没有去 google, facebook,或者做自己的startup 改变这个世界? 我觉得这样的人, 在投行真的很可惜。 这个行业有时候很难找到工作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