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时,因为做错一道数学题,被叔叔肆意嘲笑,那种羞愧愤怒的感觉,几十年后还记忆犹新。从那时起,我便对数学莫名地讨厌,以至顺理成章地成了“数学渣”。
多年后,做了母亲,因为和女儿的一个赌约,我硬着头皮接触了初中数学,才发现自己不仅不是“数学渣”,而且理解能力还不差。
我重新审视自己性格中的消极因素,发现它们无一例外与他人对我的负面评断,以及曾经历的失败与痛苦有关。
这些在今天看来不值一提的“小事”,让我看不清真实的自己,自我否定了几十年。
01
曾有人出过这样一个题目:凭直觉迅速回答“我是谁?”,而不是“我应该是谁?”“我想我是谁”,当时,这个问题难倒了一大片人。因为,剥去外界强加的标签,“我”似乎是一片空白。
这也曾是一直困扰我的问题,但是,在读完《沟通的艺术》后,我似乎找到了答案。
这是一本畅销30年,再版12次的权威人际沟通教材,由美国人际沟通专家罗纳德.B.阿德勒与拉塞尔.F.普罗科特合著。
全书分为“看入人里、看出人外、看人之间”三部分,分别阐释了与“我”有关的沟通因素;与我、你、他有关的沟通因素,及增进沟通气氛、解决人际冲突的实用方法。
作为教材,《沟通的艺术》最大亮点却是“不像教材”。除了深入浅出的论述,感同身受的实例,更有妙趣横生的漫画插图。在前言中,作者更为每一类受众列出了值得重点关注的章节,可谓非常贴心。
心理学大师阿德勒曾说过:我们生活在与他人的联系之中,假如我们因自卑将自己孤立,我们必将自取灭亡。
《沟通的艺术》则指出:沟通能力的优劣,取决于自我概念,而自我概念,则来自于别人看我们的方式。
02
什么是自我概念呢?
自我概念是指你对自己所持有的相当稳定可靠的知觉。 比如:我是健康还是衰弱?是漂亮还是丑陋?是聪明还是愚笨。
除了这些身体特征,你的情绪状态、天份、好恶、价值观、角色等等重要特质加以综合,才能最终定义“真正的你”。
虽然基因决定了性格,性格塑造了沟通方式,但最终怎样看待自己的沟通方式,则取决于自我概念。
同样是害羞的性格,正向自我概念的人,会认为自己不抢风头,是一个好伙伴;负向自我概念的人,会觉得自己笨嘴拙舌,像个傻瓜。他们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是否“认同自己”。
所以,一个人对自我的肯定与接受程度,直接决定了他的生存质量。
然而,自我概念如此重要,它的形成却是随机、主观、难以掌控的。
《沟通的艺术》指出,对自我概念影响深远的,一个是“重要他人”,一个是“参照团体”。
何谓重要他人?家人、老师、特别的朋友、某个你看重的人,总之能够支配你情感,让你产生信任依赖的人,就属于重要他人。
他们有意或无意表达出对你的看法或期望,都可能对你的自我概念产生不可逆转的影响。
当我们走上社会,“参照团体”便正式左右了我们的生活。“别人家的孩子、别人家的幸福、成功的标准模板、美丽的统一模式。”
对社会化信息不假思索的接受,会让我们陷入一个“永远不如别人”的自我评价怪圈。它让我们对自己的看法,比真实的情况还要糟糕,从而产生自卑、焦虑、负面情绪。
仔细思考一下,你真的相信“好女不过百”就是身材好的标准吗?你真的认为年读三百本书就可以改变人生吗?你真的相信有钱就会有幸福吗?你真的确定成功可以复制粘贴吗?
其实,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个体,能力、喜好千差万别,你看得极其重要的事情,在别人眼里却不值一提。与其以他人为标准,还不如认清自我,选择独属于自己的生活模式。
03
正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改变自我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我们不强求在短时期内有巨大的改变,但我们可以应用一些建议,使我们的目标向着正确的方向移动:
1、拥有真实的自我感
我真的很差劲、很愚蠢,一无是处吗?当你面对别人的优秀,否定自己的时候,试着将自己的优点写出来,肯定自己,这是个不错的方法。
如果你身处一个负面能量爆棚的环境中,试着把你感觉到不真实的评价列出来,然后找那些更加客观公正的人,帮助你认识自己真实的能力和缺点。
2、拥有切合实际的期待
爱因斯坦被誉为伟大的物理学家,源自于他对物理学长期而专一的狂热。而你作为一个高中水平的物理爱好者,却想在短期内成为第二个爱因斯坦,这种过高的期待只会让你备受打击。
对自我能力下判断时,关注自己的每一点进步,比参照其他人的行为,更容易让你感到满足。
3、拥有改变的意愿
想想你多少次立下鸿愿,却最终啪啪打脸。因为,冲口而出只需要动嘴,行动却要直面改变和困难,这个过程是漫长而艰难的。
所以,改变自我概念前,必须有个深远的承诺,而不是光说不做, 因为“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4、拥有改变的技巧
为什么别人可以玩着当学霸,而你每天累成狗,成绩依然毫无起色?这其中最大的差距就在于学习技巧。
改变也是一样,必须有的放矢。行动之前,从书本、专家与朋友那里寻求建议,或借鉴成功者的所言所行,取长补短,找出适合你个人的风格。
当你试着将自我概念从“别人定义的我”转为”真正的我”时,你会惊奇地发现,你在慢慢变“好”。
04
有位校长告诉两位老师,他们是学校最好的老师,为了奖励他们,特地为他们挑选了一些最聪明的学生。校长再三叮嘱:要像平常一样教他们,不要让孩子或家长知道,是被特意挑选出来的。
两位老师非常高兴,努力教学,一年后,这两个班级的成绩冲到了全校最优。
这时,校长告诉两位老师,他们教的这些学生智商并不比别的学生高,同时,他们两个也不是本校最好的老师,而是随机抽取出来的。
这就是自我应验预言:一个人对事件有所期待,会比没有期待更可能成真。也就是说,我们会成为我们自认的样子。
《牧羊少年的奇幻之旅》写到:不论你是谁,不论你做什么,当你渴望得到某种东西时,最终一定能够得到,因为这愿望来自宇宙的灵魂,那就是你在世间的使命。
可悲的是,对于该怎样生活,所有人都有一个被灌输的固定模式,但是,对于“自己”该怎样生活,却是一头雾水。
一个正确的自我应验预言,让我们发现生而为人的意义,而一个错误的自我应验预言,却只能感受到世间满满的恶意。
张德芬认为:一个人的身份认同感,必须是内在对自己的肯定和了然,而不是别人的赞赏和艳羡,更不是来自外貌、身材、职业,或是豪宅、名车、高档服装等这些外在事物。
因为,只有发现独属于自己的价值与使命,你才能学会爱自己、爱他人,才能获得他人的尊敬与爱。
虽然身边的人和事,试图建构和再建构我们的自我概念,但只要清楚“我是谁”,我们就可以胸有成竹、从容淡定地活出本来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