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伦坡被誉为是现代推理小说之父,开创了小说的另一种流行门派。以后借助英国作家和日本作家的不懈努力,这类小说已经是畅销榜长期客户,也造就了一批小说家,东野圭吾,柯南道尔,阿加莎,约瑟芬铁伊等等。
爱伦坡的短篇小说是他的代表作,其实短篇小说更加适合这种侦探推理故事,篇幅长了之后一来容易失控,前面埋的伏笔难以收住,后面的解释又兜不回去,这是很容易发生的事故,二来,把读者的胃口吊几个小时,阅读速度慢的读者甚至几天,往往这根弦不会一直那么紧,会丢失某些快感,谁记得尸体伤口是左边还是右边。为了避免出现这种失去焦点的情况,小说家们会采取两种不同的处理方式,一个是让他不停死人,连环案件,刚想歇口气,又来一个,第二就是让案件掩盖在亲情或者爱情的伪装下,处理人际关系和社会背景交织在推理过程中。当然,最直接简单的方式还是走弯路,书还没到一半,某个自作聪明的人物跳出来说谜题解开了,那基本就是死胡同一条。
《毛格街血案》和《金甲虫》是爱伦坡非常著名的两篇推理短篇小说,写作风格也有点相像。在一大堆案情和现场描述之后,后半段基本就是故事解密阶段,大段大段的推理过程叙述。唯一不同的是,后者没有命案,更像是一个寻宝游戏。
毛格街血案发生在密室中,是后来推理小说常见的一种手法。一条偏僻的街道上,母女两人被人杀害,女儿还被发现在密室中死亡,经过警方的调查,没有人进出的痕迹,案件神秘诡异,然后出现一位爱好分析的业余人士,有高于常人的判断力和观察力,当即破案。在现在看来,这是一个非常一般的故事,没有反转,没有追查,没有搞笑,中规中矩的推理小说。但是小说的产生,必须要放到当时的时代背景中去看,千万不能脱离社会情况。这跟像《红楼梦》这种经典小说的情况不一样,后者的产生不仅引起社会轰动,还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越发醇香。像爱伦坡的短篇推理小说,放在他生活的年代,没有柯南,没有福尔摩斯,当公众突然发现这样的一种写作,这种的一种故事情节,不得不被吸引过去。他创造的是一种流行文化的开端,既然属于流行文化,就要稍微撇开它的文学和艺术价值,毕竟流行文化最大特点就是随时更新,随时淘汰。
感谢爱伦坡当年的古怪点子,才会有一代又一代推理小说作家前仆后继,不断刺激我们的神经,挖掘那些层出不穷的解密方法,制造那些看似不合理,却又无法反驳的推理。从他行文大段大段解释来看,明显他是对读者的接受度不够自信,经过这么多年的训练,我们现在要求的是更难,更怪,更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