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五个层次:(完形心理学)
1.灵性层
2.生命层
3.死亡层
4.防御层
5.角色层
一,生命的五个层次:
1,灵性层
想象这个世界还什么都没有的时候,各种文化里生命起源说法:盘古开天地、女娲造人的神话、佛家缘起论、道德经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圣经……
没有生命的时候,世界一片空白,是一元的,没有天地、阴阳之分,是完整的、合一的。(轻蔑是将你和我一分为二的。)
是什么创造了这个世界?——《道德经》
灵性层:接纳、慈悲、责任、觉知、敬畏、希望、信念、信仰、无条件的爱、天人合一、与大地连接、创造力、完整性
探索你的灵魂。
2、生命层
生命在一片虚无中诞生,生命的本质是什么:喜悦、快感、愤怒、脆弱、感恩(灵性层也有)、悲伤、爱、需求
爱:灵性层的爱无条件,生命层的爱有条件。
爱是一种情绪,也是一种选择。
生命层的爱是一种感觉、体验,需要许多条件才能产生,所以这种爱是有条件的——需要倾听、需要理解、需要共情、需要接纳……
灵性层的爱是无条件的,但是当我们不被理解、不被听见、不被看见,而是被指责、被评判、被轻蔑时,我们就没有了爱的情感,需要与对方拉开距离,划定界限。
灵性层的爱一直都在,我可以无条件地爱每一个人,但那种情感的连接却不是和每一个人都有,就算是和同一个人也不是时刻都在爱的体验里。
我爱你是我和你之间有温暖、快乐的生命层次的连接吗?不一定!但我可以承诺我在这里陪伴你、聆听你,做出对你最好的选择。
3,死亡层
有生便有死。是什么驱使着食草动物不断奔跑、躲避食肉动物?是什么让食肉动物不断捕猎食草动物?是什么驱使低等生物不断繁殖?是对死亡的恐惧!让生物感受到死亡恐惧的东西很多:被抛弃、被拒绝、被轻蔑、无助、惊慌……
各种被我们想要逃避的感觉被统称为死亡层。回想发脾气的前一秒感受到什么情绪?都是死亡层的感受。我不愿意经历这些东西,所以要发泄出来,投喂给别人,传递给孩子或别的亲人。
不想待在死亡层,于是进入防御层。
4,防御层
愤怒属于生命层,指责和攻击属于防御层。生命层的愤怒是捍卫自己的需求,表达自己,防御层的指责和攻击是把责任推到别人身上、攻击别人:与全世界吵架、对抗!
上瘾是为了逃避、防御,让自己不去感受死亡层的威胁:买买买、手机上瘾、工作上瘾……
如果不希望孩子在某方面上瘾,家长要知道孩子是处于防御层,家长自己要通过学习走出防御层、体会死亡层、进入生命层。如果家长不能做出榜样,孩子就很难走出来。
有人把悲伤当做防御,有人把愤怒当做防御,把生命层和灵性层的东西都拿来当做防御。
《灵性逃避》,把灵性层的东西作为防御,而不去体验死亡层。
一个总是处于防御层,生命就没有了功能,会不被这个世界喜欢。
5,角色层
角色:是人为了得到这个世界和他人的喜爱而发展出来的一种身份。
角色层的形成能帮助我们活得好:好学生、好孩子、好丈夫……
叛逆能得到关注——叛逆者
可怜能得到关注——可怜人
渣男——让女人觉得自己有吸引力
一个人如果一直活在角色层,会非常累,久而久之,忘记了自己有生命层的需要,有死亡层的体验,攻击自己的防御层——我怎么能够逃避、怎么能够上瘾?
一个人外人眼中优秀的人突然自杀了,总会让人很奇怪:他一直都是一个阳光、上进的人啊?她是很强大的啊?
活在角色层的人,生命层、死亡层、防御层都是模糊的,像隔了一层毛玻璃,或者罩了一层雾。
大多数成年人都活在角色层和防御层;十岁左右的孩子活在生命层,是非常敞开的,有喜悦、爱,也会有死亡层,当被父母指责打骂时,他会吸收死亡层的能量;到了青春期,开始学习防御。
所以为什么青春期的孩子在很多人眼里很难搞、很糟糕?因为他们在学习防御层,还没有角色层。学习如何防御自己的死亡层是有必要的。
所谓成熟了、成年了,是因为他学会了角色层的东西,学会了扮演自己的角色。
生命的五个层次一个都不能少,但需要拿掉角色层和防御层给我们的生命造成的隔断,感受到自己的死亡层和生命层。——剥洋葱
爱是生命层也是灵性层,慈悲是灵性层,喜悦、愤怒、悲伤在生命层,指责、攻击、发脾气在防御层,恶心、愧疚、羞耻、恐惧、厌恶等在死亡层。
灵性层可以到达生命的每一个层面
比方说接纳和觉知。一个女汉子接纳自己作为一个女汉子的角色,然后觉知自己在防御层的方法,可能是合理化(理性)、逃避死亡层的感受,也可能是成瘾——工作成瘾、学习成瘾,防御的背后可能是恐惧——如果我不够好我就不会被爱,如果我坦露真实的我可能被羞辱,也可能我有被忽略、被抛弃的经历,让我觉得我一定要靠自己、一定要努力,如此才能更好地活下来。
我可以接纳和绝知这些死亡层的东西,然后用无条件的爱和慈悲面对它们,与它们相处。当我们做到这些的时候,我们很快就会进入生命层,这是一件非常神奇的事情。
责任:
为自己的角色负起责任:因为我表现得太强,独立、没有需要,其影响是别人想照顾我、关心我,但我不给别人机会。——我应该为此负起责任
如果我有逃避、成瘾,影响是我会不能及时交上作业,我的学习成绩会不好;我的工作质量不够——我应当为此负起责任
当我们对角色层和防御层负起责任,有觉知,有接纳,同时有爱和慈悲的时候,一切都是可以被疗愈的。
二, 中国儒家传统强调角色的重要性
追求角色的完美时会感觉好难、好累!
我们的传统文化对每一个角色的要求都是很有多很具体规范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
其实我们都想做一个好人——好爸爸、好妈妈、好孩子,可是当我们一直用这个角色的标准来要求我们自己掩盖了我们更真实、丰富的生命层次的时候,我们就会忘记了自己首先是一个人,有作为一个人的喜怒哀惧和各种需求。如果只活在角色层,不能展示真实、完整的人的形象时,反而扮演不好自己的角色。
只为了角色而活着是一件可悲的事情。
三,和自己防御层的冲动在一起
第一步,和自己防御层的“冲动”在一起:逃跑、发怒
但不是付诸行动,如打骂孩子、砸东西等。
第二步,如果不做防御层的事,你必须面对什么死亡层的情绪?
第三步,用灵性层的爱与慈悲,接纳防御的冲动、防御背后的死亡层情绪。
第四步,感受到接纳和慈悲,可能会进入生命层:哭泣、悲伤。
疗愈是一个剥洋葱的过程:
1)在角色层,接纳角色层
2)进入防御层,接纳防御层
3)进入死亡层,接纳死亡层
4)进入生命层,哭泣、平和喜悦
当你温和地带着善意地点出对方现在处于什么状态时,对方可能就会哑然失笑,获得来自生命层的感受。
四,课后思考题
1.你在成长的过程中,习惯扮演什么样的角色?你有没有被灌输,需要扮演好什么样的角色?你为了扮演好这些角色,你牺牲了什么?
2.你习惯性用什么样的防御?你能否试着和自己的防御层的冲动在一起?
3.你是否能体会到防御层底下的死亡层的感受,并且带着慈悲去接纳这些感受?
4.你是否能在接纳死亡层之后体会到生命层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