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越
世人都想追求真爱,而又无奈于你情我爱的悲欢离合,爱情易失,婚姻易散,爱情的永恒只是人们内心的渴望罢了!人们为什么渴望永恒的爱?因为人们原本的心就是永恒的爱,心是最清楚,有记忆的,它没有忘记它本来的样子,所以它要回到心本来的样子。但是,我们迷失在纷繁的花花世界里,远离了心,丢失了心,人们通过各种途径,向外寻找,越是向外找爱,离心就越远,越是失望,甚至绝望,找啊找,找到的都不是,找到的都是转瞬即逝的靠不住的假爱,不是我们心中的那个爱本身,因为真爱需要透过花花世界回到心里。有的人不去找了,回头了,发现爱一直都在那里,从来没有离开过。有的人不死心(妄心)继续寻找,找到死都找不到,因为找错方向了,因为认了爱的倒影为爱了,认了妄心为我了,所以说,人心(妄心)不死,道心不生。下面,我们看看,现实生活中的爱情和我们要寻找的真爱到底什么不同?
现实中的爱情也是有不同层次的。如果两个人用两棵树来比喻,爱情的发生是两棵树的相互吸引,是一棵树去拥抱另一棵树,那吸引ta的是什么呢?吸引ta的是树上的花朵吗?吸引ta的是树长得高大吗?吸引ta的是树长得茂盛吗?吸引ta的是结不结果子吗?吸引ta的是花的颜色吗?吸引ta的是树的外表的光滑吗?吸引他的是树的品质?还是树的品种?
有些人喜欢梨树,有些人喜欢苹果树,有些人喜欢桔子树,有些人喜欢香蕉树,有些人喜欢枣树,有些人喜欢白杨树,有些人喜欢柳树,有些人喜欢梧桐树,有些人喜欢小草,有些人喜欢小灌木。而每一种树都有高低胖瘦,每一种树都会有花无花,都有花大花小,每一种树都有果实或没有果实,每一种树都有果实的青涩还是甘甜,每一种都有果实的不同味道,每一种树都有树叶的大小,每一种树都有茂密的程度。所以每一类树都有若干类分法,每一类都有大小多少美丑的分别,如果你有分别心,你永远选择不尽,永远不能囊括所有的可能,内心总是留下遗憾,留下期盼,留下下一次下一世要选择什么样子的苦恼。是不能穷尽,不能圆满,不能满足的痛;是一种不踏实,不安心,不稳定的惶恐;是一种走错了路,选错了人的罪疚。
所以一个人从万千个种类中,万千个品种中,万千个特色中区分出一个,去喜欢ta,拥抱ta,和ta在一起,和ta缠绕,爱情的情都是从初恋到发展、热恋再到消退趋于平静的一个过程,就像是海浪,一浪一浪都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的一个过程,世人苦就苦在:对情的执着,对带给自己愉悦感幸福感的那个工具的紧抓不放,就像是跟随浪花起起伏伏,担惊受怕。也像是有人执着于花的气息浪漫;有人执着于果实的酸甜实惠;有人执着于树干的高大魁梧;有人执着于树冠的茂密富足;有人执着于人品的社会评价;有人执着于树木不会随风飘摇的情绪平和;有人执着于身体感受性的起起落落。人生的悲欢离合,爱情的凄美传送,一世又一世,世人一直迷在外部的浪尖上,树梢上,外部那个浪花是否热烈,外部那棵树是否优秀,是否值得依靠,总是期望紧紧地抓住对方,就是抓住了爱情。但是情的成住坏空,情的有来有走,情的产生和消失,情的无常,总是成住坏空,爱情总也是落空。
也许有些人找到了再深层次的爱情,去掉表象,不再关注树的外部特征,开始关注树的根部,感到了根与根的相拥,根与根的缠绕。深层次的爱情是根在一起,当根在一起的时候,就不在意是一棵什么样的树,就不在意结什么样的果,更不在意这棵树有没有病虫害,那种在一起的感觉,它把爱情寄托在了树根部,爱的深沉,爱的稳固。ta不被表象所惑!ta不被利益所熏!ta不被外型所迷!情深深地扎在土壤里,感受着滋养和安全感。因为我们把情寄托在了更加肥沃的土壤里。把目光从树的上部花果转向树的根部,转向地下,去寻找那个和自己一样的树根,去寻找那个和自己连在一起的树根。再也不去在意树的高矮胖瘦,开花结果,树的种类,花的颜色,果实的甘甜与否,再也不去在意别人对这个树的外表的评价,再也不去在意这棵树,它是否珍贵如檀香,是否渺小如小草。 人世间这样根深蒂固的是真爱吗?仍然不是,它仍然会随着根部腐烂而消失,随着人身的失去而结束,它仍然是把工具当做了爱,也就是爱上一个指月亮的手指,爱上了一个发现月亮的望远镜,还是爱的影子,爱的高仿品,还是在幻象里,还不是永恒的爱,当我们体验到恒常爱的时候,就会发现,所有的一切都会没有了,只有真爱永恒存在,别无其他。所以,从爱里造出来的万相都是心的一个一个的妄动,都是那颗心的显像,都是自己,没有别人,我们去爱,就是将爱向外投射。但是,世人忘记了是自己在爱里向外投射,反而去爱上被投射的对象,颠倒梦想,误以为是对方给自己的爱,就极力去抓,去拥有,于是就离开了自心,离开了爱本体,去追求一个爱的投射物,自然是扑空的,就开始造作,人为的经营爱,呵护爱,内心怕失去,心很明白,假的长不了,总会失去,所以不求天长地久,只求一朝拥有,恋人的分分合合也就是一种常态了。所以人间爱情都是无常的,也是凄美的绝唱。
那么,真爱在哪里?真爱什么样子呢?
根部再深沉的爱情也是爱的载体,也是爱的工具,真正的爱就是没有了树,也没有了根,真爱没有分别心,没有特殊性,他并不会认为这个树根是我的,那个树根不是我的,有选择的去爱,这不是真爱。小我之爱或者说假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需要,其特点总是要,要,要,它有形有相是有限的。真爱它不是树木,也不是树根,它是在种子播下之前的馄饨状态,它是不确定的,它就是爱本身,它无边无际,永恒存在,醇厚自然,绵延不绝……真爱就是在没有“我”以后显现的,没有了“我”的存在就全是真爱了,所以,当我们全然的无我的爱别人时,没有期望,不要回报,不是为满足自我需要,而是要给予别人爱,其特点就是给,给,给,这就是真爱了,这就是回归自己内心的那个永恒的港湾——真心,爱是真心的属性,找到了心,就全是爱。真是众里寻他千百世,蓦然回首,那人却在内心深处——我心即真爱!
当我们处于真爱,真心的状态。我们就会看到世界万物,可爱也爱,不可爱也爱,这就是我们内心的恒爱。正如老子所说的,“善者善之,不善者亦善之,德善也;信者信之,不信者亦信之,德信也。”我就是爱,无论世间万事万物呈现什么相,我的爱亘古不变。和一个人在一起,不会因为其言行举止,富贵贫穷,得失荣辱,而心有所动。怎么样的情绪都是可以的,都是体验;怎么样的行动都是允许的,没有标准;怎么样的念头都可以起可以落,原本没有;什么样的身体都是可爱的,毕竟是相。让自己成为真爱的管道,让爱流淌出来,滋养万事万物;让自己活成爱,照亮一切,呼应出万事万物的心,融合为一,让众生成为毫无障碍的真爱,实现万众一心,就合一只有真爱,别无它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