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姑哭着打电话给我爸:“丽丽变了,我在她家时,她跟我就没话说,可她婆婆一来,她们有说有笑,比跟我亲多了。她不就是怪我当年不给她看娃吗,我累死累活供她读完研究生,她还凭什么不知足?”
放下电话,爸妈也替姑姑难过,感叹丽丽做的让人伤心。
表妹虽然做的不对,可姑姑并非无辜。表妹生下孩子后,一直由婆婆照顾。有一段时间,她婆婆累病了,表妹刚休完产假上班,不能请假,便央求姑姑照看孩子一段时间。没想到姑姑姑父死活不答应,他们要去北京打工挣钱,攒钱给表弟买房。
不想照看外孙没错,那不是她的义务,可不照看的理由却寒了女儿的心。女儿在艰难处境中想找父母帮一把,奈何父母心中只有儿子没有她。后来,姑姑姑父去了北京,一年就回来一次,跟女儿的情感交流越来越少。
我时常听亲戚们说起:“丽丽真不懂事,先不说她爸妈供她读研究生的事,他爸妈现在多挣点钱,到时给儿子买房就不向她要钱了,这还不是替她减轻负担呢。”
我听了愕然,这是什么奇葩思想?
姑姑也供儿子上大学了,怎么供儿子上大学就应该,供女儿就成了额外的恩惠了?
表弟已经工作了,每月挣得比表妹还多,为什么大家就得放下一切为他买房呢?表妹的房子姑姑可是一毛钱都没拿。
都是姑姑的孩子,姑姑如此偏心,表妹心里怎么能平衡?
女儿出嫁了,就是别人家的人了,她的艰难困苦就跟父母无关了吗?姑姑在情感天平上偏向儿子太多,难怪女儿会和她日益疏离。
闺蜜的娘家很有钱,商铺几间,财产千万。我穿几十块钱衣服时,她名牌在身;我大学生活费一个月三百时,她几千都不够。
她结婚时娘家不知道要给多少嫁妆呢?我时常在她面前表现出羡慕嫉妒恨。
可她结婚时,除了婆家给的八万元彩礼,娘家一分钱也没多陪。对此,她妈妈解释说怕她哥嫂有意见。我也是服了,她爸妈是有多怕儿子媳妇?
后来,她爸爸在工作中出了意外,摔成了植物人,长年累月全靠她妈妈一人伺候。闺蜜一周只放一天假,可心疼她妈太辛苦,每次都和老公回娘家照顾爸爸,风雨无阻。
她哥哥过的依旧潇洒,家里有事了就打电话让妹妹办。没了爸爸的管束,她的哥哥越来越肆无忌惮,光赌博就输了上百万。
我想,经过这些事情她妈妈总该意识到谁靠得住了吧。没想到令人气愤的事还在后面。
几年后,她爸爸去世了,单位给了九十二万补偿款。这些钱她妈妈全给了儿子,连零头都没舍得给女儿,理由是她哥哥买房子花超支了,需要这些钱还账。她忘了女儿的房子没钱装修,至今还和公婆挤在一起呢。
钱给儿子赌博都愿意,若给女儿心就疼。女儿把妈妈当至亲,妈妈把女儿当外人。
身边这样的例子还不少。
我有一个远方表叔,住在城郊的村子里。近几年城市扩展,土地价格暴涨,他们便把地卖了,每亩地十几万。其中有两亩是已出嫁女儿的,可他们一分钱都没给女儿。表婶常说:“芬芬都是人家的人了,还给什么钱呀。”
有利益需要分享时,他们把女儿当外人,时间长了,女儿真的就成外人了。
去年我带着孩子在楼下玩,有位穿着破烂的老人走了过来,她问能不能去我家接杯水,她住在地下室,没水了。我觉得老人可怜,就去家里给她接了杯热水。她怎么住在地下室呢,她的儿女呢?我向周围的人打听了才知道,她年轻时有一儿一女,她一味的偏向儿子,最后女儿伤心远嫁,平时不怎么回来。儿子结婚后,儿媳容不下她,把她撵到地下室了。
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她不仅伤了女儿的心,也毁了自己的晚年生活。被她当外人的女儿真的成了外人,被她当宝贝的儿子却视她为外人。
邻居大妈家娶媳妇时出了八万元彩礼,可媳妇娘家一分钱嫁妆都没陪,因为那八万要留着给儿子买房。
现在,邻居大妈稍有不满,就拿这事怼媳妇,媳妇有苦难言,只有垂泪生气的份儿。
儿子女儿都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可有的父母只把儿子的幸福当头等大事,女儿的幸福与他们无关。
抠女儿贴儿子,对他们来说天经地义。他们觉得女儿养大就是对她天大的恩赐了,她只有感恩回报的道理,如果埋怨,就是不孝。
有的父母生女儿是为了更好的养儿子,时间久了,女儿成了家里的提款机,不堪重负,儿子成了家里的寄生虫,无所事事。
受压迫的女儿们,起来反抗吧!这样的家庭毫无温暖,不值得留恋。
偏心的父母们,快醒醒吧!你拿女儿当摇钱树,不仅伤了女儿,害了儿子,更毁了自己的晚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