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场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席卷了全球,带给我们的除了身体上的病痛折磨,还有就是对感情的考验。
大到国家之间的情分:如中巴哥们情,中美淡水情,川意感恩情……
小到夫妻情侣之间的爱情。新闻上让我很感动的一对老夫妻相濡以沫的陪伴。浙江杭州一家医院,有两位共同住院的患者。老奶奶住在老年病科,老爷爷是肺炎感染患者。疫情刚开始时,老奶奶每天2点到3点准时来探视,然后互相洗洗脸,擦擦手,两个人写写东西,聊一聊。后来疫情严重,医院取消探视,这位老奶奶就每天给他写一封纸条:信的内容是:“亲爱的老伴:这两天还好吗!咱们很幸运,碰上好医生好护士,精心治疗和护理。现在主要是肺咳、痰多,这是多年的病了。很好配合治疗会好的,我在13楼等你。加油!”老爷爷也会回信,“老伴,你太累了,快回去休息吧。明天我们再见”。
年轻的爱情朝气蓬勃,无畏无惧,但我却经常对这种简单朴素之及的陪伴和鼓触动。我相信大多数人一定都羡慕相濡以沫的爱情,而爱的背后,累积着的却是对每一天的默契和陪伴,经历的是种种对生活的经营。
昨天和朋友qq聊天,偶然得知在疫情期间班里的情侣分的差不多了,包括我的朋友。震惊,what?这是我脑子的第一反应。两个军恋,一个3年,一个4年,一个1年,一个一学期,人生有几个这样的三四年呢?军恋在外人眼中是多么光鲜亮丽,潇洒的军装,笔挺的身姿,男人的帅气、气概、正义集他们一身,他们耀眼了多少女孩心中的英雄梦,然而,只有他们自己知道,和女朋友的吃饭像是在逃命,和女朋友的通话,只能在休息间歇,那些能真正熬过恋爱期,步入婚姻的女孩多么伟大,因为接下来的生活才是她们孤独的旅程,而很多女孩的恋爱需要陪伴,需要不那么匆忙的空间,这次疫情就很好的充当了导火索。至于其他熬过了三四年,却没熬过疫情的,对于情感小白的我而言,终究是缺了沟通、少了理解,淡了激情,在时间的冲刷下,某个不恰当的时刻,对彼此的岁月说了再见。
朋友圈经常会看到恩爱秀,我会祝福,因为那是他们分享自己快乐的方式,但渐渐地,他们就会在潜意识里在意自己私底下的爱情模式是否如朋友眼中的那样在发展,慢慢地,会产生对比,会产生诸多不必要的烦恼,每个人其实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所以爱情会变味,会变淡。
讲真的,爱情这门必修课,无论你伪装的多么坚强,总要经历的,只有经历过分分合合,离离散散,才会有自己的感情线,对每一段逝去的岁月做好收尾,就是在开启新的旅程。
对于疫情下各奔东西的情侣们,书友们是怎么看待的呢?欢迎大家留下你的足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