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自己的局里,是找不到出路的。在我们自己看第四章时,我们可能会有很多看不明白。跟着永澄老师共读,跳出第四章,我们更能看懂第四章,能更好地面对自己的困境,成功破局。
一、三点收获
1.系统思考
我经常会感觉自己反反复复被一些同样的问题所困扰,好不容易解决了,可没过多久又历史重演。有时候很苦恼,会焦虑,也会浮躁,甚至有时候觉得是不是自己太笨了,会怨自己怎么就不能没心没肺地安心过好自己的生活。
听完这一节,我才在自己的脑子里真正明白系统的概念。很多时候,我一直身处自己的系统,没能跳出来看。而自己今年为什么感觉跟以前的自己开始变得不一样,原来在有些方面,我不知不觉跳到了系统之外,完成了自己的小小的破局。
比如,对于读书,曾经困扰的很多无解问题的答案开始浮现,变得清晰简单,读书的方式也变得更加自如,不再只是低级勤奋者,自己已经有了全新的概念来看待读书这件事。
培养系统思考的能力,是构建自己深刻洞察力的一个重要方式。很多时候我们只能看到事件本身,在what层面做出反应;少部分人能够总结出事件的规模、模式(how),从而预见未来;而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探求到系统运作背后的结构——理解了系统运作的Why,就有可能设计整个系统。
以前我只看到读书这件事本身,只是在what层面,不断地读,现在慢慢开始会问自己how和Why,怎么读?为什么读?有时候我们会发现仅仅是换个思维,问自己几个问题就能帮助自己跳出来。
“破局”的能力,也就是系统思考的能力。高手之所以是高手,正是因为他们思考比我们深、见识比我们广,他们看到了更大的系统。从这个角度来说,我们不是高手,也正是因为我们的格局之小、眼界之小和系统之小。学会系统思考,关键在于尝试去应用这种思考方式,不是改变状态,而是去改变系统,改变元素之间的关系。
2.勤奋
对于勤奋有了全新的理解。勤奋也是有境界的:低水平勤奋靠努力,中等水平靠方法论,高水平勤奋靠选择目标。对于低水平勤奋并不模式,在《好好学习》中就已经接触过,而且之后就一直在努力提升自己,不做一个低水平勤奋者。对于目前正在学习各个方法论的自己,看了《跃迁》这一章,对自己所处的勤奋境界有了更清楚的认识,明白自己在学习过程中一定要避免上层没有清晰的问题和底层缺少执行力和精力管理,否则就像是金庸小说里的王语嫣。希望自己不要成为王语嫣,我们就要向上跃迁一层——勤奋的第三重境界:更少目标,战略勤奋。对于我们来说,有时候不缺方法论,缺的是谁有更少的目标。我们的目标太多,战术上看似努力,却忽视了战略的勤奋。
3.控制点
有时候,我们的目标真的订的太随意,从未想过该如何去实现。控制点的改变是我第一次听到,也给了自己很大的触动。如果我们能把握大部分控制点,这件事情就基本上可控了。我打算接下来的一年时间读100本专业书籍,心中其实并不确定是否能够完成。看完这一章,我马上尝试着给自己布控制点。
我要读100本专业书籍的目标是什么?为了达到这个目标,每本书需要多少时间和精力?有哪些方式能够腾出这么多时间和精力?我还能做点儿什么,让自己的努力可以放大,产生价值?为了达到我的专业目标,我需要增加其他方式来更好达成吗?
当我心里解答了这些问题,有了几个控制点后,下定决心安心做好每一件事,让事情在控制范围内。这比我一开始盲目决定100天读100本书的目标,执行起来要更有信心了,关键是简单并且易控制了 。
二、用书中方法解决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确定问题:
专业技能不够精深
要因分析:
1.对工作的态度消极,认为不是自己喜欢的工作,就提不起劲;
2.逃避工作中遇到的一些困难。
确认方案:
1.调整工作态度,在解决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实践自己所学的方法论,在工作中提升自己的各方面能力。
2.主动提升专业技能。可以向高手请教,身边其实高手不少,只是自己没有积极去寻找。可以阅读专业书籍,边学理论边实践,在实践中反思,再从书中寻找答案。书中说过,你今天遇到的问题,早就有人经历过,并且找到了 更好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只是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