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再回到从前 (上)
1
过完了年,就得准备着外出了,要知道现在毕业了可不像读书那样,读完大学要是不能去工作,亲戚们看不起你,邻居要议论你,亲人也不会理解你。因为在所有人看来,你大学毕业了就得光宗耀祖扬眉吐气,老人家认为你最起码也得弄个官做做,因为以前的读书人不是秀才就是主人。
旁边的王大妈更是专程跑来问我现在工作分配在哪里,能不能把他那初中毕业的孙子带出去做点事。我无暇解释,因为任何解释在这个时候都显得那么苍白和无力。我告诉他们,工作就分配在广东,回来过完年就走,还要赶回公司上班,因为公司目前还不招人,所以暂时不能带他那孙子去。
家里是没有路费给你的,因为上大学的学费都是四面八方借来的,读书的生活费是靠自己勤工俭学搞定,所以这时更不能指望家里能帮忙筹集路费。因为已经有过一次广东找工作的经历了,所以我深知在外面的艰辛,深知在外面没钱寸步难行。兵书上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于是我找姐姐和弟弟以及昔日的同学一起帮忙,凑足了一万块钱,因为这次我要作好一个持久战的准备,并且要有选择地找工作。只有粮草充足了方无后顾之忧。
2
经过了十几个小时的颠簸,我们又来到了广东,经过第一次的折腾,这次心理有了一定的准备,不会把事情看得那么天真了。回想起上一次在东莞找工作的种种经历,回想起走在马路上那无助的情形和那几乎擦着我的衣服呼啸而过的大货车,想着那公交车上那连偷带抢的“日常镜头”,想着那大街上手持长夹夹别人口袋里手机和钱包的“家常便饭”,回常起种种坑蒙拐骗的圈套,我真的有些怕了,这地方给我留下了太多的恐惧,太多的伤感,我确信,这不是我要的地方。
我想起了大学时的一位朋友,一直关系不错,他叫左凌云,在深圳关内一家知名的民营企业工作,曾听他说过深圳关内很不错,治安也很好,机会也多,生活节奏很快,是年轻人的天下。与是我拨通了他的电话:
“喂,是凌云兄吗?我是李英杰呀。”
凌云听说我想去深圳找工作,很是高兴,言语中透露出一种他乡遇故知的喜悦。但同时也告诉我,他很欢迎我的到来,但找工作这事还得靠自己,他爱莫能助,但我可以住在他那里。其实这事他不说我也知道,找工作这事当然只能靠自己啊,这年头在外面哪个都不容易,何况他也是才毕业。但对于人生地不熟的我来说,能给我担供一个住的地方已经是帮了天大的忙了。
虽然这次钱带着比较足,可是借来的,加上还不知后面要到什么时候才能找到工作呢,所以这钱还得有计划地用。我从没有去过深圳,那边是个什么样子我真没底,但我知道找工作到哪里都是个苦,所以我不能带着女朋友在身边,不能让她受那个苦,再说多带着了个人我们就会多一份开支,也多一份心理负担。何况我这也是去住朋友家,且还不知要住多久,带着女朋友当然是不方便的了。
于是我让女朋友先留于父母身边(前面说过,她父母在东莞黄江打普工),给她留下一千块作为日常备用,我和女朋友说,你可以适当去人事市场看看,不管是什么样的工作,不管是什么薪水,只要是安全的,你就先找个地方先做下来,边做边等我。只要我搞定,我再来接你。女朋友很理解我的安排,默默地答应了。
安顿好她,我再次轻装就带上几件必要的换洗衣,开拔前往深圳。经过三个多小时奔驰,车子停了下来,上来了几名穿制服的军人,说是查边防证,幸好有准备,早在毕业时就听人说过到广东有的地方是要查边防证的,当时我就想,也怕万一哪天真有必要跑到边防线上去呢,所以当时专门留了个心,花两块钱办了一个。没想到今天还真派上了用场。看那军人的架势还真不像是在做秀,和真的一模一样。真庆幸当时办这证件的明智之举,要不就过不了这道坎了。
其实我真的不理解,这不也是中国的领土嘛,难道我真跑到了中国的边疆??在地图上一看离海岸线还远着呢,可既然是在中国----我们自己的土地上,怎么还查这边防证呢???唉,管不了那么多,他们存在也许就有他们存在的理由。我还是想着我明天怎么开始找工作吧。
军人们下去了,我们的车继续启动,通过一个检查站,就宣告我已经来到了深圳关内了,汽车在宽广的马路上飞奔,比东莞那边的货车还跑得还要快多了,看来这深圳节奏果然是快。我认真数了一下这双向车道,一共18道,每边各九道,真宽广!在这十八道上布满了各种各样的汽车,各自开足了马力,争先恐后,勇往直前。马路两旁高楼林立,一座座崭新的建筑正在向人们宣告着,你现在所处的是一座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
凌云兄原本住于他罗湖区的一个亲戚家里,见我要来,就专程从亲戚家中搬了出来,在南山区的一个叫白石洲的地方租了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他站在路边等着我,一见到我就迎了上来,想帮我来拿行礼。我压根儿就没什么东西,就一个单肩包,背着必要的证件和几件衣服。兄弟可真热情,就这一个包他也强行地抢了去,硬是要帮我背着。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穿街走巷左弯右闪地来到了他的住处,房子是新租的,所以里面什么设施都没有。花了一个下午我们买来了各自的生活用品,才安排妥当了。他乡遇故知,乃人生四喜之一呀,所以这免不了是要喝一杯的了。两个人边喝边聊,从进校门陌生到后来的相识,从我们班的女生到他们班上的班花,从学校的无忧到后来的工作。每一个话题都有如滔滔江水,绵绵不绝。一个晚上的畅谈之后,各自又开始了自己的生活。
凌云在南山科技园上班,科技园是什么地方?那可是代表着深圳生产技术水平的地方,以往电视上听说的中兴通讯,TCL,联想,IBM,腾讯QQ。。。。。。全都座落在这里,在这里出现的企业那就是国内国际的知名企业,在这里工作的人,那理所当然就是高级的白领阶层,望着凌云兄那胸前工卡上的“科技园”字样,看着他每天骑着单车早出晚归的规律的生活,心中无比羡慕,想着自己还是一个无业游民,内心充满了惆怅。
凌云每天一早就走了,晚上才回来,对我找工作的事情,早在我来之前就说明了的,那是爱莫能助。不过在这么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大城市里,给我能提供一个住的地方,那已经为我解决了一个天大的问题。我买来了深圳地图,根据凌云的介绍找到了深圳市人才市场,以及最佳乘车线路。事实上也根本没有什么最佳路线,因为大部份的车都是这样走的,最快的也是一个多小时(顺便说一下,那时还没有地铁)。就这样,我开始了我新的一轮求职之路,与东莞的求职情形几乎完全一样,唯一不同的是这里人更多,竞争更加激烈了。
白石洲的公交站那可真是天下奇观,早八点那人山人海的场面完全不亚于任何一场大型招聘会,任何一台公交车停下不到半分钟就得满载着呼啸而过,否则就得阻断交通。就算一台空车也照样半分钟给你填满,尽管没有空车。不止是填满,车子已经挤得顾不上关上车门就开始了奔驰,可还有成堆的人在追着往上面挂。望着这一幕幕的场景,让我想起了小时候在家里和妈妈一起喂鸡仔的情形,拿一把米扔到地方,几十只小鸡翻滚着冲在一起地抢着。
日日如此,天天如此,人们早已惯了这种乘车的风格,在这种“锻炼”下,个个神勇无敌,早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先上了车才是真。不过我还是要奉劝老弱病残幼的人士们,你们千万不可以在那个时段前往那地方,在那人群中你要是倒下,我百分百担保你再也起不来了。也不要指望还有谁给你让位,不是我等不给你让,而是大家的确没位可让。站在公交上两脚笔直,手已经没地方可抓,不过还好,反正不抓也不会倒,因为前后左右的人已经把你给死死地卡住,就算你想倒也倒不下了。
曾经我见过有一篇白石洲早上十万人挤公交报道,十万人??有没有搞错呀??很多人没法相信,要不是有亲身体验打死我也不会相信。我不知那记者是怎么统计那人数的,但我可以肯定,就算他用了夸张的手法那也不会偏离实际太远。每每看到这个场景,我不禁地感慨:人啊!你到底和蚂蚁有什么分别?和我家小时候养的鸡崽又有什么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