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看《声生不息》这个音乐综艺,是从最近开播的《宝岛季》开始。但从我个人的印象里,70后开始,到90后结束。这段时间,磁带也好,唱片也罢,抑或是CD和VCD,到后来插U盘听到的流行歌曲。总量上,60%都是来自台湾乐坛,余下的28%是来自香港乐坛,12%来自内地乐坛。这是我个人的主观感受。
虽然我唱歌一般,但我听过的歌很多。曾在大学附近开过音像店,售卖过很多歌手的磁带和CD。音像店招揽生意的方式,就是在门口贴出当下最红歌手的海报,整天播放当下最火的流行歌曲。听得多了,自己会唱的也多。而且我赶上了卡拉OK刚流行的年代,就是在夜市上,用录像机放影像,用有线麦克风唱歌的那种。
采访中,那英说台湾流行音乐是她的一段青春,华晨宇说他听过的第一张台湾音乐唱片是周杰伦的,那是他的少年时代……我以听众的角度回忆一下。我童年听过叶蒨文、甄妮、凤飞飞、邓丽君的歌,偏好女歌手。台湾流行音乐取代香港流行音乐的时代,也是我的少年时代,喜欢李宗盛、齐秦、罗大佑等男歌手的歌。
我的青年时代很幸运,正好赶上了台湾流行音乐的爆发期,喜欢过巫启贤、邰正宵、黄品源、黄安、张震、张震岳、张镐哲、林志颖、熊天平、林志炫、小虎队等的歌曲,学唱过苏慧伦、许茹芸、辛晓琪、潘美辰、孟庭苇、高胜美、江蕙、陈淑桦的歌。其中我唱得比较拿手的是《火柴天堂》和《冬季到台北来看雨》。
到了90年代,香港乐坛的四大天王开始爆红,我也很喜欢他们。但因为我听不太懂粤语歌,粤语歌学起来也吃力,所以我的心头好还是以台湾流行音乐为主。后来,任贤齐的出现终结了四大天王称霸歌坛的时代,也是我开始经营音像店的时期,靠着销售《心太软》《对面的女孩看过来》《伤心太平洋》等赚了不少钱。
我听台歌的曲风,也从情歌类型,扩充到了rap等类型。还一度非常痴迷徐怀钰的《我是女生》,阿雅的《锉冰进行曲》,范晓萱的《健康歌》等可爱系歌曲。曾经被张惠妹、萧亚轩、梁静茹、孙燕姿、许茹芸等人迷得不要不要的。《姐妹》《最熟悉的陌生人》《宁夏》《绿光》《独角戏》都是我至今常唱的KTV曲目。
00年代后,我喜欢的台湾歌手增加了蔡依林、王心凌,我开始喜欢甜美的曲风。不过我更喜欢蔡依林后期的舞曲系曲风,比如印度舞曲风格的《舞娘》,欧陆舞曲风格的《大艺术家》等,歌词写的大胆,曲风也给人耳目一新的听觉感受。蔡依林所有歌的歌词,都给到我一种挣脱束缚、宣誓主权,让人热血澎湃的激动。
之后,别说台湾流行乐坛了,就是整个华语乐坛,基本都是周杰伦的天下。从70后到20后,很少有人不喜欢他的歌。我也喜欢,还喜欢同时期的五月天、F·I·R、SHE、张韶涵、林俊杰等。《隐形的翅膀》和《江南》是我百听不厌和百唱不腻的歌曲。此时内地的乐坛开始大幅度崛起了。并伴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实体唱片大多被数字唱片所取代,我的回忆杀到此暂告一个段落。感谢台乐伴我长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