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若无尘  落雪听禅

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每一个人都应予心择一方净土诗意栖息,去安放烦躁的心灵,从而得到安适。


人生一场,繁华一景,世间情缘皆风烟,弹指之欢,如莲开落,浮生一梦,何必执念,缘来缘去,心若无尘,落雪听禅,禅定,心定,人自定。学佛,念佛,修一颗慈悲心,以心去度一切苦厄。在陆离光怪的人生中,如何去修一颗慈悲之心呢?


“予乐为慈,把苦为悲”,给予他人快乐,知礼而明德,宽厚而爱人,结善缘,行善举,正善心,方可寄慈于人。言善信,也尤为重要,所谓“信为道源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信如手,不可失,亦不可乱施,这个社会缺少信,更需要信力和信根。


佛法大海唯信能入,唯智能渡,树立一种社会正见、正信非常重要,每一个人应学会信,懂得信,信自,信他,信事,信理,信因,信果,信一切可信之物。

佛法万象,皆在六道轮回,要想究其质,唯有原心,原自我之心。明己,推善于人。


己善,为小善;众善,则为大善。悟道,是起点;行道,是过程;成道,是归宿。一人明道,不为道,众人明道方为道,大道行善诸人。

有大道之行者,明大礼,成大智,凝般若之性,一念动,而万善行。


人心遍,佛心亦遍,用一颗妙心去处理尘世的三种关系:人与自己;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佛家将人与自己的关系释为身心不二,将人与社会的关系释为自他不二,将人与自然的关系释为身土不二,万物归一,和谐而有序。

身心不二是生命的智慧,自他不二是生活的艺术,身土不二是生态文明,不二意味着和谐统一,和谐统一,带来的,一定是稳定和发展。


听禅,念佛。修心,修德。是心作佛是修德,是心是佛是性德,快乐行事,自在成佛,和有情人,做快乐事,别问是劫是缘,因为,佛是过来人,人是未来佛。


关于快乐,佛祖在菩提树下问一人:“在世俗的眼中,你有钱、有势、有一个疼爱自己的妻子,你为什么还不快乐呢?”此人答:“正因为如此,我才不知道该如何取舍。”佛祖笑笑说“你记住,你在一生中可能会遇到很多美好的东西,但只要用心好好把握住其中的一样就足够了。弱水有三千,只需取一瓢饮”。“修”,可使阴阳相调,社会相谐。“修”字,谈之易,而行之难,全修在性,切不可执性而废修,若行不端,心不正,如何让上师加持。修之前提,则要正心,正源,炼其性,方可随心而修。




丁酉仲夏酷暑难耐,作雪赋闲以叙

世界本来嶙峋,为何要厌离婆娑,频生遗憾,懂得去安心,放心。德善心为本,心路走多远,人生就能走多远。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动之从容,静之优雅,便可立于不败之地。

部分素材取自网络,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闲云孤鹤之      一叶一如来      古镇陈仓渭水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不知不觉地阳光爬进了窗台,带些慵懒,带着些暖意,仿佛窗外草坪中枯黄的草儿在淋了整整一个月雨后也蠢蠢欲动,在阳光下开...
    百忧解阅读 678评论 2 0
  • 打开老师的音频学习,似乎越来越爱上了她那美妙的声音!天知道,读书时,美术老师就是我心中的“魔鬼”(谁让我很多...
    观心客阅读 389评论 4 0
  • 现实,理想,心境,就在这一刻一起涌现。
    达鲁花赤阅读 106评论 0 0
  • 脚踩九州山,发裁九霄帘。若问苍茫何处是?星光袅袅定是烟。
    霾里挑灯看剑阅读 311评论 0 0
  • 文/全红莲 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总会不自觉地对某个和你热情套近乎的人产生防备和警戒心理,这也是现在这个乱哄哄的社会...
    e0092001af21阅读 221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