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本书 ·——
《秦迷》这本书,不同于一般的历史著作,而是一本大胆地历史推理作品,既有真实严谨的史实考证,也有精彩的故事情节。本书告诉我们,秦始皇这个人具有哪些独特之处,扫除哪些最后的阻力,才最终完成了统一大业。
——· 关于作者 ·——
李开元先生,著名历史文化学者,在秦汉史研究领域极负盛名。受侦探小说启发,将刑侦推理引入历史写作,所著的历史推理作品比小说还要好看,被誉为史学界福尔摩斯。
北大历史系毕业留校任教。后留学日本,获东京大学文学博士,任日本就实大学人文科学部教授,北京大学中国古代史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
——· 本书金句 ·——
1.连接史料和往事,通过解读史料来重现往事、构筑史实的唯一方法,就是依靠人类的智力,去超越时空、由小见大地推想。
2.天意无情,民意人性,天意和民意的离合,左右了历史的动向。
3.读书,一定要知道作者,因为作品必然会反映作者的思想和意图。
4.过于依附一方,将会失去独立自主。
——· 核心内容 ·——
1.不要怀疑,秦始皇就是公子异人的亲儿子。
首先吕不韦没有作案动机。他作为一个典型的成功商人,考虑的是到成本、概率、利润、规避分险等问题,要做的就是通过把和他一样非常聪明的公子异人顺利扶上王位,让自己走上政坛,成为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宰相。至于和赵姬偷情生儿子,百害无益风险高。一旦东窗事发,覆巢之下绝无完卵,自己所有的心血都会付之东流不说,自己还会招来杀身之祸。
外部条件来说,秦国律法严苛,不是秦人,根本当不了王。像王室血统这样的国家大事,有依有据,钻不了法律的空子。而且异人身边是有很多仆人、丫鬟、私人医生,吕不韦若想图谋不轨,难度太大。
最后,司马迁编撰《史记》时,关于此事虽然有不同记载,但是通过他批判那些写史不严谨的人们丑化秦国历史的话中推断,这种“嬴政是吕不韦儿子”的下作绯闻,都只是胡编乱造,他还加了特别的注解,用暗号隐语提醒世人对这种谣言不要轻信。
2.秦始皇之所以能完成最后的统一,因为他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消灭了秦国内部来自其他六国的外戚势力,从而大权独揽,解决了攻灭六国的后顾之忧。
当时秦国国内主要有三种外戚势力:
嬴政干奶奶华阳夫人、表舅昌平君为代表的楚国外戚势力;
以自己母亲赵太后、嫪毐、吕不韦为代表的赵国外戚势力;
他同父异母的兄弟成蟜的母亲韩太后和秦庄襄王亲妈夏太后为代表的韩国外戚势力。
三方互相角逐,明争暗斗,一场场政治博弈即将拉来帷幕。
第一场,赵国联合楚国干掉韩国外戚势力,这次秦始皇还小,主要就是当观众,幸运地躺赢;
这场斗争中,嫪毐平叛有功,封了爵位叫“长信侯”,而赵国、楚国两方外戚势力因为共同敌人和利益的消失,从盟友变成了敌人。
第二场,已经成年的秦始皇参与进来,和楚国外戚势力一起,干掉赵国外戚势力;但此后楚国外戚势力一家独大,同样不符合秦始皇的政治利益。
第三场,免去昌平君宰相的位置,熬死华阳太后,消灭楚国外戚势力。扫清了妨碍统一的所有内部障碍。
3.英明一世的秦始皇在接班人问题上犯了大错,并不是因为老年糊涂,而是因为扶苏母亲是楚国人,是秦始皇一生最大的禁忌,他害怕秦人几代开创的霸业和自己几十年的心血又落到了楚国人手里。
秦王政十年,二十三岁的嬴政迎娶了一位皇后,这次婚姻,由华阳太后安排。而她为了让自己娘家人能继续在秦国长久不衰,就让嬴政娶了一个楚国女人,秦始皇和这位楚国皇后的儿子就是扶苏。
这位嫡长子扶苏,不光人品、才干、德行都是一流,身体里还留着一半楚国的血,这样楚国人就把他看成自己人,连陈胜吴广都认同他的身份,起义抗秦就打他的旗号。
但是在亲爹秦始皇那里,就尴尬了。所以,秦始皇第一个选择,就是不立太子,然后把扶苏派到上郡北部军去做监军。接下来,甚至有了废长立幼的打算。在最后一次巡游的过程中,他突然染病,身体恶化,临终前,他知道小儿子胡亥难堪大任,只有把江山给到扶苏手里,秦国才有可能千秋万代。可是人算不如天算,扶苏远在天边,赵高和李斯于是乘机矫召,逼死扶苏,让胡亥上位。从此大祸酿成,秦朝的基业“传二世而亡”。
撰稿人:白玫瑰
讲述:杨枪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