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是根据刘松博教授昨日在中国人民大学CHO结业典礼上的讲话,人力资源第一平台儒思小编编辑整理而成。
刘松博教授简介: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教授,人力资源与领导力开发中心主任。
HR要有更大的格局,更大的视野,更大的胸怀
在咱们同学面前,我有两个身份。第一,我是这个课程的授课教师之一,跟大家曾经度过了愉快的两天;第二,我还是这个课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之一,其实伴随了大家一年的时间。双重身份下,注定我对咱们这两个班级的感情是不同寻常的,在离别之际,我也送给大家不同寻常的四个字作为临别寄语,那就是“人民大学”(笑)。这四个字我先拆解来说。
人
第一个字是人:人是管理的客体,其实也是主体。管理最终应该是对什么负责?当然是绩效。但是这个标准答案似乎也有争议,因为企业绩效在很多时候都并不取决于管理。所以有些学者说,企业中的人本身就应该是管理的目标,人的成长、人的感受本身就应该是企业需要最终负责的。这个班上,有企业的CHO,还有一些是企业的创始人、总裁,从最最基本的要求来看,对于各位而言,一定要把人当人看,这是梅奥教授在上个世纪20年代起就给我们的启发,也是我们今天许玉林老师课程的发端。把人当作人,就要时刻问一问,我们给员工所提供的生活,是不是员工所需要的;员工有哪些需求和动机。要承认人的多样性和多变性。这就是我上课经常说的,多换位思考,少自以为是。
民
第二个字是民:昨天是个大日子。大家还记得吗?是党的生日,也是香港回归20周年纪念日。每当逢此大事,我总在想我们HR为这个社会贡献了什么?人民大学是人民的大学,全中国就这么一所,按照人大使命的描述,我们培养的学生应该是国民表率、社会栋梁。按理说,人力资源最应该关注国计民生,但我们商科的课程设计还是很功利的,因为不功利大家就不报名(笑)。其实应该多上些社会责任、社会保障、商业伦理方面的课,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待人的问题。这些日子接触几个养老机构方面的人力资源和股权激励方面的项目,看着那些失能失智甚至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我感触很多,社会为他们做的还不够,而我们都有老的那一天。如果这些可能显得有些远,那就从我们身边做起吧。国家和民族的细胞是各类组织和员工,虽然每个组织和每个领导所能掌握的资源是有限的,但我们先从心里想把他们服务好,让员工有尊严,有基本的生活保障,有体面的生活,有人关心他们、爱护他们,尊重他们,帮助他们发展,这也是我们HR和公司老总们承担了公民的义务。多点儿真诚,少点儿套路,管理返璞归真,他们会感觉到的。
大
第三个字是大:期待我们人民大学培养的CHO们和公司总裁们有更大的格局,更大的视野,更大的胸怀。能够站在组织高层和公司战略的的角度展现自己的价值,从首席人才官(CHO)向战略人才官(SHO)转移,跳出专业主义的泥沼,避免从专业出发而要从业务和战略出发设计自己的产品。要能够看到领导看不到的问题,要能够提出别的部门提不出的解决方案。因为平日接触企业类型比较多的原因,我也在一些金融业、传媒业和销售人员等其他的微信群里,我感觉可能由于职业本身的特点,这些行业或职业的人比我们HR更注意观察和分析国家大政方针和行业政策甚至未来的发展趋势,而我们HR太过拘泥于技术细节,所以我建议大家要对于政策层面更敏感,对于人工智能、大数据这些新技术的迭代可能带来的影响更关注,对于国家宏观经济政治环境更在意,从长远来看对大家一定有帮助的。
学
第四个字是学:同学是一辈子的,学习是一辈子的。同学情谊大家已经说了很多,这两天大家都有些伤感,我也就不再渲染别离的气氛了,再说大家就哭出来了(笑)。大家在学校学习了一年,但必须认识到学习容易,实践不易,且行且珍惜(笑),也就是我常说的要把老师的学术智慧逐步转化为自己企业和团队的民间智慧,才会有真正的学习收获。
把人民大学四个连起来,我想强调一下各位校友的身份。今年10月份是人民大学的80周年校庆,你们作为校友也要有校友的担当,刘强东和张磊刚刚各捐了3亿,你们就看着办吧(大笑)。谢谢大家!(掌声)
转自:儒思HR人力资源网(HR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