乞丐,自古有之,鼎盛时结为帮派行走江湖。丐帮、杆子帮均属其列。
小时候,记得乞丐是沿街或上门乞讨的,他们身背布袋,挨家敲门,经常引来村里一阵犬吠,当时给他们点饭菜馒头即可打发。
再后来,乞丐就只要钱了,因为钱能买来食物及其他。
如今,城市之中乞丐随处可见,车站内外、地铁沿边,甚至你安静坐在商场内也会有人莫名其妙上前伸出手来。
其实,职业本无高低之分,乞丐也是一份职业,不仅能谋生,有时还能致富。但论其乞讨之手段,却有“雅俗”之别。
首先从最低级别的说起。衣衫褴褛披头散发地趴在地上对着过往行人一个劲磕头,“可怜可怜吧”,他们还会在身前,放上一个破碗,摆上几个药壶,证明自己身体有疾病。有的故意暴露自己的残疾之处,以期引起别人的同情,得到施舍。在我心里,他们比不上那些弯腰捡瓶子的老人。
还有一些人,会来到你面前,摇晃双手,说着诸如“可怜可怜吧,好人有好报,好人一生平安”之类的话语,但当他在你面前晃悠了一会,你没有任何表示之时,有时他会在离开之际对着你咒骂上几句。当然他们有时也看人,碰到凶狠的,一个眼神就能将他们吓退到一边。这种乞讨者虽少,但实在令人生厌。
一些小人甚至内心窃喜,以为自己找到了发财之路,假以道具,冒充残疾人乞讨,着实可恶。
聋哑人乞讨,有着自己的特殊性,由于生理缺陷,他们大多手拿残疾证,首先亮明自己的身份,然后再拿一份爱心卡片,上面有爱心捐赠人签名一栏,下一栏是捐款数目。有时他们会提前在空白处填上几栏,高明之处在于,他们试图写出几种不同的字体,显得逼真,让人相信刚刚确有人捐过款。
儿童乞讨,背后一定有成人在操控。有的是自己亲生的小孩,有的就说不清了。孩子有时会被分配指标,要是不够数额会受到处罚,不给饭吃,体罚,有时甚至被故意致残,作为乞讨的工具。有此种童年经历的孩子,长大后能做什么?会做什么?想想都觉得可怕。
还有人将乞讨当成了亲子活动,手里拉一个,背后跟一个,怀里抱一个,肚子里还有一个,母亲带领着孩子,父亲躲得远远的。看到这一幕,我会觉得这种父母未免有点不负责任。
有的母亲有时会在身上挂一个简易的话筒装备,唱着通俗的凄惨悲苦歌曲,带领孩子穿梭于地铁车厢进行乞讨。
再说一种,古代俗称的卖艺人。他们有时在人行通道或天桥上,青年弹着吉他,老人则拉着二胡或拨弄着琵琶,吹着笙。面前摆上一个纸盒,里面有纸币硬币,当然刚开始自己有时也会拿出点本钱放在里面,吸引过往的行人,告诉他们纸盒是扔钱用的。卖艺人也分两种,一种相对专业,能流畅弹奏出整首曲子,唱得也凑合。另一种就略显业余,曲子没有准音,唱得也让人不忍驻足,只会让人捂着耳朵,加快脚步离去。
我曾碰到过一个弹吉他的,在夜里十一点钟,我下了最后一班地铁,走在通道内,他在忘我地弹唱着。我心想,真敬业,这纯粹是为了练歌,不像是乞讨的,因为此时的人流,扔个棍棒都打不到人。但他的面前也摆着一个纸盒,里面也有散乱的零钱。
还有一种,业内俗称叫“高讨”,顾名思义,高级乞讨。他们之中有的冒充学生,有的冒充游客,说自己钱包丢了,还差二十元买车票。一般女生向男生乞讨,男生向女生乞讨,以异性为主攻对象。
乞讨者多了,我们分辨不出那些是真的,哪些是假的,渐渐地,有的被欺骗了几次,也就不再随意施舍,他们不是吝啬自己的同情心与几个硬币,实在不想尝到被骗的滋味,有时把钱扔给的还是比自己还要富有的“乞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