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于丁如许老师
丁老师上班初期,接到的班级是后进班,班级文化基础差,各种“挂号”的学生都有。丁老师为了改变班级面貌动了很多的脑筋。主要是从两方面来思考:意识抓好个别教育,比如单独谈话、上门家访、专题研讨等;二是加强集体教育,通过开展活动来形成良好的班级舆论,建设优秀的班集体。
丁老师在书中介绍的班级活动是“班级小十佳活动”,“最出色工作的同学、学习成绩最优秀的同学、遵守纪律最自觉的同学、体育锻炼最积极的同学、改正错误最坚决的同学”等等。丁老师认为“卓越不是只有一种形式。”,所以从不同的角度来进行评选,让每个学生都有争取的机会,班会课上又举行隆重的颁奖仪式。
丁老师没有具体介绍评选的方案,比如说什么时候评选一次,是一个月还是一学期,我想可能会是一个月,如果时间太长,不利于学生的坚持,很难看到效果,评选的具体要求是怎样操作的,是学生根据什么提前制定的表格要求进行打分?还是其它什么形式呢?评选的过程中有没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又是怎么解决的,所以如果想要在自己班上操作,还有很多实际的思考,比如,设置的角度应该根据自己班上的学生情况来决定,评选的背后有丁老师自己的教育坚持,所以,一个活动活动设计,想要简单搬运到自己的教室,是需要慎重思考的,要有系统性和针对性,不能就一次活而开展一次活动,而是应该先有一个整体设想。
丁老师针对班会课进行研究,和老师们达成一些共识:
1.要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研究
2.要推进班级活动课程化的研究。
3.要加强研究意识,做好资料收集积累。
4.每个老师要努力打造自己的特色课和魅力课代表作。
丁老师在最后提出了怎样使班会课更有魅力的一些有效措施:
1.注意选材。直击学生心灵,关注学生成长。要有及时性和针对性。材料是新鲜的、生动的、丰富的、典型的。选题要小一点,实一点。“介绍珍惜时间的故事、一分钟能做多少事、你思考过自己的时间安排是否合理?”话题要有递进性。
2.教育形式要思考。要多样、生动活泼、易于操作、学生积极参加。①师生对话②小组讨论③情境思辨④课堂活动
反思我们学校的班会课:
我所在的学校是一所私立小学,每周天返校都安排了班会课和队会课,活动主题是学校定,活动PPT是年级统一下发,PPT的来源是相关老师网上下载,也许还一点都没有修改过就发出来上课的。采用的上课形式很是直接,要么一个小班上台轮流把PPT上的内容练完,其它同学基本上就是处于被动听的状态,老师是按学校要求必须按时上,态度更多的是为了完成学校的安排。
以后的班会课上可以在课堂上尽力设置一两个环节,给出一个主题,小组分享再汇报,比如这个周的返校主题是兔年(年夜饭(意义)和拜年(习俗)都可以先组内分享,然后班上汇报,小班汇报清楚可以获得加分,可能还是需要一些外部刺激,他们才会更加用心准备,用心表达。
班会期间分享我自己的童年过年(晚上团年饭、饭后看春晚,临近十二点开始防火泡放烟花,第二天早上吃汤圆,吃汤圆数字的意义,围着向长辈拜年领红包,去给祖先和去世的长辈烧钱),还可以特别分享今年拜年的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