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最近抽时间读完了王安忆的《长恨歌》,似乎让人看到了一场风花雪月的故事,又更是感受到了上海城市变化的千姿百态,临摹了一个女人四十年来的情爱交错。
老上海的模样,好像被时光沉淀在人们的心头,模糊但却有迹可循。那轮廓就像一面古老的铜镜,一丝一毫都是那个时代的印记,历经沧桑,但却永不消逝。
王安忆笔下的老上海,像一幅素描画。弄堂,流言,闺阁,鸽子……“点”与“线”的完美交织,点线间的动情相容。在那点与线的中间的,便是我们的主人公:王琦瑶。一个典型的上海弄堂的女儿,待字闺中的女儿。清秀可人,身材与气质并存,有一种上海女人独有的韵味,更是那个时代的名片,一生都刻着上海的印记,时代的风情。
读罢全书,细细回味,在感慨繁华上海小家碧玉的命运时,何尝不感慨时光岁月、光阴变幻的无奈,何尝不感慨世事无常与造化弄人,又何尝不感慨生命的脆弱、人生的虚空,如若人生如梦的恍忽与好似命中注定的哀婉。
四十年的风云变幻,带给王琦瑶的是人生的由盛到衰。还真是应了书中那句“年华是好年华,却是经不得数的”。数着数着,就流逝了。
02
从来没有过,倒也无所谓;曾经有过的,便再也放不下了。
初春少女王琦瑶在民国末年机缘巧合被选为“上海小姐”,而后做了某大员的“金丝雀’,风雨飘摇中大员魂归长空,露水姻缘后只能捧着遗金缅怀过往的青春岁月;
逃离上海去了外婆的故乡——邬桥,认识了纤秀的阿二。最后上海解放后,王琦瑶继续回到上海,住进平安里,也开始另一段新的生活;
她辗转于各色男人间,毛毛娘舅、萨莎、程先生、老克腊……最终,在女儿出嫁后,暮年的她,孤苦无依,因为遗金而碧落黄泉。
故事似乎没有太大的跌宕起伏,所有的感情都不是那样灿烂燃放而不加保留,一切是收放有致,欲遇高潮又戛然而止,那些大团圆式的美好结局注定不合时宜,而小说的结尾是否得当,这是后话。
先来说说王琦瑶的忠实爱慕者程先生。提起程先生,可谓是王琦瑶一生中最坚实的“依靠”。当王琦瑶被程先生推上杂志封面,就注定了她的悲剧、自己的悲剧。竞选上海小姐,满足了她的虚荣心,也架空了她的心,她的寂寞也是从此开始的,我想故事的最后,程先生是再明白不过了。
王琦瑶的美丽与梦幻是程先生发现并展示给她的,而这份美丽与迷恋化成的爱慕也牵住了程先生的一生。为了这一份爱慕,他几十年孑然一身地守着那一抹他为之创造的风情,甚至在久别重逢后还能不问不闻的照顾她,为她遮风挡雨。
他承着王琦瑶的辜负也辜负了蒋丽莉。文中用“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两句展现了相继辜负的两个人的离去。人生就是这样变化,在追逐,逃避的最后终究会死心。
李主任,是王琦瑶的第一个男人,因了他,她才真正蜕变成女人。王琦瑶偎依在李主任的怀里,心是落了地的,有一种很踏实的感觉。在李主任想来,女人这东西,是纷乱喧嚣的尘世里唯有的清音。
他们之间是有爱的,只是那窗口的无数个等待,那远处一次次的鸣笛声,那一个人的爱丝丽公寓,苍老了王琦瑶的青春,冷却了王琦瑶的爱。
李主任终归是死了,却空了王琦瑶,仿佛整个上海只剩王琦瑶一个,从此连等待都没有了。她的梦也跟着破了,她甚至知道与李主任就是一场繁华的梦,靠不住,依赖不了,但依然是惟愿长梦不愿醒。
03
离开了上海,邬桥似乎成了最美的地方,江南的水道,水上是桥,雾里的栀子花,整齐长长的屋檐,细雨中的炊烟……就像作者说的,这种小镇讲的是空和净,仿佛能给人一种现世的安稳。那时的王琦瑶应该是安静的,如水的江南,恬淡到像山水画,还有个可爱的阿二。
如果王琦瑶就将此生付在此间,也许没有长恨了,最多是短恨或是憾失。然而她不属于邬桥,她已经是上海的一部分了,她终是受不了那海上繁华的挑逗,回到了上海。
都说纸醉金迷、黄粱一梦,可真真的身处之后,归于平淡的生活却是冷清更为冷清,寂寞更是寂寞。
做了这一梦后,王琦瑶终于明白:再绚烂的感情必得以生活为底色,女人靠的终究是自己。
日子仿佛就会平静流淌下去,回到上海的王琦瑶学习了护士工作,倒是能自己养活自己了。那关于上海小姐的殊荣,与李主任的往事,倒真像随着改朝换代变作了前尘旧梦。但偏偏就会有人来撩拨这一颗心,而人心是最经不住撩拨的,一拨就动,这一动便不敢说了,心底的不甘像草似地疯长了起来,而毛毛娘舅就是那撩拨的一根草。
他即使是在家族的夹缝求生存,却也不忘来撩动王琦瑶的心。即使王琦瑶的心死一般的止了,但终究身为大上海的女人,骨子有着曾经的不甘,就又抬头了。明知结合不易,可有了那点零星的希望,她还是忍不住地靠了上去。最终换来的是荒凉的逃避和唯一可以依靠的女儿。
岁月流淌,女人就和古董一样,时间越久,那一点光泽愈见柔和,经了光阴的历练,没有了耀眼的微刺,映入的都是满满的欢喜;也像留声机,即使有了沙沙的响动,可流出的音符却是永不过时的风情,其中的余韵和悦耳也不是所有人都懂,而懂得,便注定了沉醉。
为王琦瑶沉醉的,就是老克腊。有太多的人说这是一份畸形恋,也许从相差几十年的年龄来说是如此的。但是如王琦瑶的心,又何尝会变老呢。
04
其实书中还有一个人物,在王琦瑶蛰居苏州出现过,而后却凭空消失,以传统观点来看,这似乎不合情理,但仔细一想,却明白深意:他正是书名《长恨歌》的引者。这个阿二不仅重新把王琦瑶回上海的心唤醒,也暗示了王琦瑶的一生,他说王琦瑶是:“汉家秦地月,流影照明妃”;“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玉容寂寞泪阑干,梨花一枝春带雨”;"桃之夭夭,灼灼其华"。看似句句夸赞花容玉貌,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这些诗词是阿二不假思索,脱口而出,句句想来却有意味。王昭君,琵琶女,杨贵妃,哪个不是命途多舛、红颜薄命。只有“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是喜庆的图画,然而,在那一系列惨淡的画面之后,那桃花灿烂的景象却有了一股不详之气。
繁华过后是弥漫在世界的昏暗气息,就像自己成为那世界裁剩的边角料,裁又没裁好,身子裁在这里,心却裁在了那里。
张爱玲笔下的老上海,老上海中的女人,字里行间都有一种彻骨的荒凉。而王安忆在这部《长恨歌》里的语言却像要把现实血淋淋地解剖在你面前,有种异常的冷静,还伴着哀伤,不时让人在感叹无奈的同时还有种说不出的凄婉。
一个女人40年经历的风风雨雨,交织着上海几十年沧海桑田的变迁。那些走进又迈出生命里的人,一段段不为人知的细腻的情感纠葛,还有一些不愿提及的过往,遇到的人和事总是有时效性的,埋藏至心底。
张爱玲曾说过:“人生是一袭华丽的袍子,上面布满了虱子。”王琦瑶的一生就如同这一袭袍子,记录了生活的点滴,也印记了命运的曲折。
长长短短的爱恨情仇,哀婉动人的命运时轴,一曲《长恨歌》展示了一个上海女人的繁华与落寞。
“天长地久有时尽,此恨绵绵无绝期”
我是小丸子,期待与你相遇。
ps:欢迎大家多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