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是运动的,物质的运动包括机械运动、热运动和电磁运动,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和运动状态,学习这部分内容可以让学生形成系统与模型等跨学科概念。
[内容要求]
1~2年级:有两个相关板块,包含“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电磁相互作用”、要求学生初步认识推力、拉力、磁力。
3~4年级:有三个相关板块,包含“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电磁相互作用”、“声音与光的传播”,认识力可以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磁场、电路及电路元件、光、声音等相关内容。
5~6年级:有两个相关板块,“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声音与光的传播”,认识摩擦力、弹力、浮力,光的传播特征及光的相关现象。
[学业要求]
1~2年级:能举例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并能动手操作体验力对物体形状改变的过程,具有对推力、拉力、磁力等现象的直觉兴趣。
3~4年级:知道速度可以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概括不同运动的特点,能说明简单电路的基本条件和控制方法,能识别生活中的光源,能解释声音与物体振动的关系。学生在此基础上会设计相关实验。
5~6年级: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能解释光源和物体的原因,认识折射、反射现象,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关注光污染、噪声的危害。
[教学提示]
1.教学策略建议
该部分的内容比较抽象,对学生的探究水平要求也较高,我们教师要引导学生用观察、测量、比较等方法逐步认识,让帮助学生树立相互作用的概念,可以从实验入手,认识比较抽象的力学、光学、电磁学概念,最后让学生理解到这些运动的产生及传播规律。
2.学习活动建议
围绕该部分核心概念,开展相应的观察、实验探究,制作等学习活动。
(1)观察
用观察的方法确定和描述物体的位置,用观察和简单的测量描述物体的运动快慢。
(2)实验探究
设计实验认识推力和拉力,设计一个简单电路,利用简单电路检测一些物体的导电能力,设计探究观察摩擦力、弹力、浮力和地球引力,学会应用控制变量的方法设计实验,利用三棱镜认识光的色散现象。
(3)制作
通过以上内容,可以制作指南针、潜望镜、乐器、针孔成像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