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咨询帮助人们看到束缚或阻碍自己的模式的时候就会很高兴,很有意义,也会觉得很有成就感。
最近,在咨询中和来访一起发现了很有意义的一个点:当来访想要做一个好爸爸的时候,他会觉得自己很做作,很假,好像是在演戏,觉得自己特别装。自己会有不好意思说一些话做一些的心理,很难为情的感觉。
这位爸爸和孩子互动擅长的方式一直都是:指责、教育、打骂和否定。
朋友家庭一起组织郊游,孩子们在河边玩,他坐在旁边关注着孩子们的安全和情况。当他发现孩子被其他两个持续孩子泼水后,他担心孩子是不是被欺负了,跑过去看情况。孩子的确被两个人一起泼水欺负了,见爸爸过来孩子忍不住哭了,他很心疼孩子。但心念转了一圈从他嘴里说出了:没事的,不就被泼点水嘛,你还是个男孩子呢!有什么可哭的,本来就没什么事。孩子觉得很委屈问他为什么不帮自己打那两个欺负他的孩子,反倒就会说他。结果就是他变身大家长把孩子骂了一顿,意思就是小孩子之间有事不自己解决只会找自己爸爸打人家。
暑假期间孩子作息不规律,不好好吃饭,他担心孩子营养跟不上,免疫力下降鼻炎会更严重,还时不时过敏。一见孩子不好好吃饭他就要一通吼,最后再来个思想教育。
孩子每次都会哭哭啼啼的嘟囔说他就是不爱他,自己就是不好。
这位爸爸自己觉得自己特别失败,不会做爸爸也不知道怎么做爸爸。特别想学一个公式来应对这些情况,就好比“1+1=2”。但很可惜不存在在这样的万能公式。但我们的确可以寻找他对于孩子的互动模式。
经过回顾这些生活中的小事件,我们发现他对于孩子的关注、担心和关心这些情感从来不跟孩子表达,而只是在自己的心理打转,只要张口就是指责、否定或说教。我们尝试拿泼水这个事件做练习,把他对孩子的关注、关心和担心说出来,比如“我一直在那边看着你们在河边玩水,有什么事好第一时间跑过来保障你们的安全。忽然我发现你好像一直被他们两个泼水,我担心你是不是被欺负了,我就过来看看,结果还真是。所以爸爸制止了他俩的行为。我怕你觉得被欺负了委屈,但我是大人也不能真的去打他们两个,只能制止他们并让他们知道自己做错了。我也想让你勇敢一点不因为这个一直哭,因为我一直看着你,关心你也担心着你,你不用害怕。”
这些话费了好半天劲才说出来。他也告诉我说离开咨询的环境回到生活中他说不出来,他觉得这样太做作了,很假,不像他自己,就跟演的似的,离自己太遥远了,陌生且不熟悉。
“做个好爸爸”真的不容易,自己居然会觉得别扭,难为情,甚至有点羞愧的感觉。觉得表达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比打一架还难还累。还是那个只会指责、挑剔和否定的爸爸更熟悉更让他舒坦。
咨询中有很多这样看似平常普通,小小的发现。就是这些看似小小的固有模式左右着生活中各种事情的发展和关系的变化。当发现自己的模式后,就有机会去看见和试着理解自己,从而慢慢做出调整和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