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y 安德斯·艾利克森[美]
本书从一开始就提出这样的辨析:高级新手、胜任者、专家究竟有什么不同?
在我以往的学习经历中,我更倾向于把等级划分为学渣、普通学生、以及尖子生。但是现在看来,学渣和普通学生也许都归为同一类,即高级新手,而尖子生,只可称为在各种测试提问中游刃有余的胜任者。
它驳斥了所谓的一万小时理论(后者参照了前者所做的实验),称不同领域达到高水平所需要的时间成本各不相同,一些认知复杂度高的行业(如销售)更需要的是情境学习,需要漫长的积累才可有所成就。作者列举象棋、音乐、舞蹈、数学等等方面刻意练习的案例,其中让我印象特别深刻的一个例子就是伦敦的出租车司机。作者讲到伦敦的道路系统极其复杂,应聘司机的人需要在一个淘汰的过程中记住所有最佳的行车路线并灵活运用,而最终留下来的人在几年的职业生涯中海马体的某个区域也会慢慢大于常人。
除此之外,他反复提到的一个例子是记忆力练习。作者的实验对象突破了自己的自然极限,通过周期性的训练,适当调整每次的练习强度,将其控制在“甜蜜点”,即自己所能完成任务的一个临界值,不至于因为气馁和恐惧而放弃,营造一个积极的心态。从这个例子中,我得到的启示是当我们在设置阶段性目标的时候,不妨进一步退一步的目标都有,在做完3却做不成4的时候,试着从2再来一次,不必非踯躅于3。而在我们的工作中,想要很好地去掌握某种知识技能,更需要的记忆方式是长时记忆,如何具有这样的记忆能力在后文中会提到。
在我们学习任何一项技能时,从烘饼干到写一段说明文,我们全都遵循很大程度上相同的模式。首先,一般性地了解我们想做些什么,从导师、教练、书籍或网站上获得一些指导,然后开始练习,直到我们达到可接受的水平,接下来,让这种技能变成自动的、自然而然的。一般而言,一旦某个人的表现达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并且可以做到自动化,那么,再多“练习”几年,也不会有什么进步,从而陷入了沙堆悖论【1】的困局。
说白了,天真练习和刻意练习的区别在于有无进行目的性训练。
除了突破极限之外,它的特点在于超级超级需要一个引路人(我们如今可以从各种渠道找到)。
具有定义明确的特定目标,并且要求练习人走出舒适区,在遇到瓶颈的时候不应尝试更难的动作,而应横向地采用其他方法来攻破瓶颈。
在训练的过程中,还需要即时的正面反馈,知道自己掌握到了什么样的程度,以及该程度足以造成何种影响,这样的反馈可以从自身的变化上来发掘,也能从外界来获得,反过来对行动产生作用。
其次,要不断地保持训练的动机。动机分为两种,一种是继续前行的理由,另一种是停下脚步的理由。为了让自己更好的保持训练,避免新年决心效应【2】,我们要做的就是弱化后者和强化前者,比如将对同一件事情感兴趣的所有人聚集起来,或者吸引他们加入一个现有的团体,并且将团体的同志情谊和共同的目标作为达到你自己目标的额外动机;还可以自己定下一个奖惩制,将漫长的旅程分解成一系列可控的目标,并且每次只关注它们中的一个,甚至可以在每次达到一个目标时,给自己小小的奖励。
就和大多数教你成功的励志书所说的一样,刻意练习可以分为三步,即3个F:Focus、Feedback、Fix it。将技能分解成一些组成部分,以便反复地练习,并且有效地分析、确定你的不足之处,然后想出各种办法来解决它们。
前面说到的如何具有长时记忆,其实方法很普通,却又不好掌握,需要你构建自己的心理结构,为了形成有效的心理表征而创建心理表征,需要想象力和全局意识,设置编码来赋予你的记忆意义。这在刻意练习中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环,在练习的过程的有助于减少发生的错误,减缓已掌握能力消失的速度(相当可悲的是无论什么领域都存在着不进则退的现象),创建正面的self-fulfilling prophecy【3】。
以前看过一种流传的记忆法,大概就是在脑海里面建造出一座图书馆一样的空间,把你的记忆分类按时序排列到不同的架子上,需要提取哪一段记忆就利用关联的索引字段去找到那个架子,这也是一种心理表征。
这是往虚了说,按我自己的记忆方式来说,我记住人事物并不会孤立任何一样,包括动作、场景、服装、对话、天气、日期等等全是串在一起的,当我想到其中几个要素,其他要素也会随之出现,这一段记忆就解锁了,这就是创建回忆,给它设置更复杂,更难以忘却的编码。
书里提到的例子是攀岩和做手术,类似于预置程序。需要提前规划好攀登路线,完整地预演手术流程,这可不单纯是某种形式的预置,而是带有声音画面、时间节点、角度力道等等细节的真实模拟,当现实偏离心理表征的时候才可以更好的及时调整。
在我们写文章,比如我的此刻,也是用到了心理表征。当我在阅读此书的时候,我记下的是一个个非常琐碎的字段,我可能还没办法梳理清楚作者想要表达的东西,也没办法自己表达出来。如果我按照作者的思路和写法来写下此文,充其量只是知识陈述,或者是故事梗概。然而当我合上书本,看着这些零碎的引发我思考的记录,我回忆着作者的描写,整理出了我自己的关于刻意描写的理解,书本对于我来说变成了一种引用,一种观点的补充,这,则是知识转换,我自己最初到最终的心理表征完善而非作者的。
书里面也有很多毒鸡汤,它提到体育音乐数学等领域之所以更容易出现杰出的人才,是因为它们具备更多的刻意练习的优势,比如它们持续了若干世纪,早已形成规范有效的训练方法,从事这些领域的人每日都需要大量的训练,并且会有从业多年的知道什么方法更加能够进步的导师教练来设置刻意练习所需要的步骤。以及我们总在说神童,也许有些人真有天赋,但大多数的人可能在很小的时候就有过相关的接触,这可能是家庭的影响。这些人之所以能够成功,也是大大凭依了折弯幼枝效应【4】。
这点我是赞同的,毕竟奇迹之所以称为奇迹,是因为它并不像报导那样的时不时发生。
大致就是这样了,最后,记下我最喜欢的一句话:
“如果你在走神,或者你很放松,并且只为了好玩,你可能不会进步。”
【1】沙堆悖论:
1颗沙子不是堆,如果1颗沙子不是堆,那么,2颗沙子也不是堆;如果2颗沙子不是堆,那么,3颗沙子也不是堆;依次类推,如果9999颗沙子也不是堆;因此,1万颗沙子还不是堆。“破解”沙堆悖论时,我们经常不得不设定一个固定的边界。如果我们说【一万颗沙粒是一堆沙】,那么少于一万颗沙粒组成的就不能称之为一堆沙。那么这样区分9999颗沙和10001颗沙就有点不合理。这样不得不设定一个可变的边界,但是这个边界是多少呢?我们现在并不知道。那么最初设定的那个【一万颗沙粒是一堆沙】作为知识的价值被削减。同样,在沙堆悖论的视野下,一万小时定律的价值也就这样被消解。
【2】新年决心效应:
当新的一年到来时给自己制定一系列的计划,有强大的决心觉得自己可以完成,并且开始行动。但一段时间后遭到现实的打击,发现自己并没有想象中那样飞速进步,于是决心开始衰退,到最后完全停下来不再重新开始。
【3】self-fulfilling prophecy:
即自证预言。由美国社会学家罗伯特·默顿(Robert K. Merton)提出的一种社会心理学现象,是指人们先入为主的判断,无论其正确与否,都将或多或少的影响到人们的行为,以至于这个判断最后真的实现。通俗来讲就是,一个人对未来有一个期望,他在行动中会不自觉地根据这个期望去调整自己的行为,恰恰是这些调整最终造成期望的实现。在这里,人的信念——期望,对人的行动产生了正反馈的作用(positive feedback)。
【4】折弯幼枝效应:
如果你将一根刚刚长出来的幼枝稍稍折弯一点点,那么到最后,那根树枝生长的位置,可能会发生重大改变;而如果你去折弯已经长成了的树枝,这种影响则小得多。(训练从娃娃抓起)
2017年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