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得在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里,就讲到他对于“班长轮流制”的一些做法。对于小学生来说,虽没有中学生的能力强,但我们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对魏老师的“值日班长轮流制”进行改编,因地制宜地使用“班长轮流制”,打破“班长终身制”,这也是非常利于学生的发展。
以前的“班长终身制”,一方面让当选为班长的沾沾自喜,感觉自己就是真正的班长。但“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更何况他们是一个小孩子呢?他们也会有在管理中不能“行为世范”的时候,也有管理不合理之处。另一方面,某一位同学一直担任班长,其它同学就没有锻炼“当班长”的参与体验的机会。詹大年老师说,只有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就会有体验感,就会产生自我价值感,就会产生做事的内驱力。于是,班主任老师在班里进行“班长”竞聘上岗的活动,让愿意竞聘上岗的同学在班里进行“竞聘”上岗宣言,然后在班里各配上一名没有勇气竞聘当班长的同学,这样“一主一副”地每周轮流下去。用优秀有能力的班长带上一名能力弱的同学,这样,全班每个同学的爱班积极性和主人翁意识就逐渐建立起来了。一周的五天,每天的学生生活都不一样,都会有常规性的工作,也有突发性的工作,对担任“值日班长”的同学来说都是一种锻炼和挑战。每周五,“值日班长”对本周的情况进行总结,把接力棒交接给下一周担任“值日班长”的同学。
这不也体现了魏老师的“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的教育理念吗?同时对培养班集体的凝聚力和集体意识,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