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听了《清醒地活》这本书,确实像老师说的那样,让我觉得醍醐灌顶,让我有了很多感悟。人活在这个世界上,需要考虑的事情太多了,怎么才能锻造出一个不受拘束的心灵,可能是很多人想知道的答案,我也曾经探索过,这本书告诉了我们一些方法。
首先,是要觉醒,要找到真正的自我。要知道我们自己是谁,要认识到每个人的内心深处都有另外一个不满的声音在给我们传递负能量,其实真正的我只是一个见证者。正常每个人都会把问题归结于外因,但是我们必须打破一种思维习惯,即认为解决问题的办法在于重新安排外部事物。要永久性地解决我们的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我们的内心,让似乎总是与现实格格不入的那一部分的我们得到解脱。
其次,我们要学会让意识居中,意识居中不是觉知想法,而是觉知自己正在觉知想法。自我意识居中是我觉知到了“我觉知到了生气”,就是当你能够觉知自己正在觉知的想法的时候,你的意识是居中的。此时,世界不再是一个问题,只是你正在观看的事物。
再次,修炼内在能量。我们的心灵是一个能量中心,外部的事物是没法进入心灵的。外面发生了一件事,比如有人骂你、打你,摧残你的身体,是没法直接进入你的心灵的。所有的外部事物要进入你的心灵,靠什么呢?它得化作一股能量,才能够进入你的心灵,如果你的心灵能够让能量通过,那么所有的事都是没有滞碍的,就能做到心无挂碍。那些外在的事物都是能量,我们让它们通过。有人欺负过你,让他们通过;有人伤害过你,让他们通过;有人不理解你,让他们通过。不用过多地计较外部事物,让它们从你的心灵中通过就好了,从来就没有任何事物值得我们为之关闭自己的心灵。真正的成长来自不分裂。我们为了保护自己而自我分裂,这部分我说要这样做,那部分我说要那样做。这种过度的保护使得我们没法行所当行、不会做自己该做的事、总是瞻前顾后。因为我们想的东西太多了。但是如果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本心是什么,那就做自己该做的事就行。封闭和保护会给我们的头脑带来大量的工作,所以,我们需要学会的是自由自在、乐在其中。当我们觉得外部世界发生的事情让我们烦躁时,怎么办呢?放手,看着它发生,这些都没关系。你该做什么事你就接着做,但你心中不要纠结、不要痛苦,不要被它所带走。因为,无论什么样的生活,对你来讲都是一种体验。当你把这点做好了以后,你才能够真的做到自由自在、乐在其中。虽然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但我们很有可能得到了自由,很有可能得到了更大的空间、更空闲的时间,这就是放手的感受。
第四,进行自我的解放。我们要意识到如果我们不想学会放手,那么我们的生活一定会陷入到深渊当中去。恐惧是一切痛苦的来源,我们要释放恐惧。释放恐惧就是让这个能量过去,无论发生什么,我不再害怕了,我能够接受。因为作为一个观察者,我觉得我没有太大的损失。那么,我们就会活得非常喜悦,非常有体验感,因为我们能够观察这个世界。很多人应该有过这种体验,就是我们非常担心、害怕某件事,怕被别人知道,但是真正发生以后结果并没有那么糟,所以我们应该追求自己的上升、向上流动,去寻找生活的乐趣。真正的释放就是发现自我,我们的自我是一个观察者、一个很清静的东西,我们只需要做一个选择,我不再跟我过去的伤痛纠缠了,我下定决心选择放手,我选择过开心喜乐的生活,任何事发生在我面前,我都会开心喜悦地来解决它。
第五,超越的境界,超越就是破除人生的各种藩篱。所谓的觉悟就是穿墙而过,穿破自己所构造出来的这些墙,不要用你的思想去补墙。经过穿墙的痛苦之后,我们会面临一个更加广阔的空间、一个自由自在的地方。生活还在继续,我们只是觉知着这一切的发生就是非常舒服的状态。这个时刻到了,然后是下一个时刻,接着是又一个时刻。事情一直都是这样的,一刻又一刻地从你的意识面前经过。大家可以试一试,如果你能够感受到这种放手的快乐、愉快的心情,不需要担惊受怕,不需要惴惴不安,没有那么多瞻前顾后,生活一下子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当然我们并没有放弃努力,我们只是超越一切而尊重一切。
最后,要亲历生活。如何做到亲历生活呢?就是你要做出一个选择,这个选择叫作“无条件的快乐之路”,我决定走上无条件的快乐之路。有很多人会说,我是想选择快乐之路,可是有很多问题困扰着。我们会加很多的“可是”,但实际上这只是一个选择。即使问题很多,你依然可以选择快乐,这是一个我们的选择。做出这个快乐的选择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得跟我们的内心的自我好好商量,最后做主的是我们自己,然后走上一条“不抵抗的心灵成长之路”。我们只是在场,我们只是在场的那个人,抵抗改变不了事实,让这个能量流过。我们只是允许生活自行展开,并自然地、理性地和它进行互动。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如果我们觉得自己还做不到,思考一下关于死亡的话题,死亡是我们人生当中最好的老师,你抓住不放的事物都无足轻重,死亡可以瞬间把它们全都夺走。实际上,死亡的降临,就是不分场合、不分地域、不分财富、不分种族,它想降临它就降临了。想想死亡在背后看着我们,我们将怎么对待面前的人和事,我们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见到的最后一个人,会用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身边的朋友,甚至是敌人,这就是死亡能够教会我们的东西。
我要告诫自己,从此以后不要执着于那些外部事物、他人说的话、生活的压力,那些东西都是我们所观察到的东西,活出清醒的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