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书法
“才出五二班,又进和雅厅”,郭爱德局长来不得半点休息,“说是漫谈书法,其实也是胡扯攀喧,如果和实际有出入的话,以书本记录为准!”一段谦虚谨慎的开场白,郭局长又和我们开始了《漫谈书法》的旅程。
这次来到永和希望小学,包括上一次到河顺,都是用一本字典识字的方法,这是一种新的尝试。我们老师一般上课都借助于随文识字,这是一种特定的环境,但是离开特定的环境之后,字与字之间并没有关系,这样就会出现让学生抄100遍的硬性要求。简单快速阅读识字,是我们一直追求的目标。借助于字典的偏旁部首识字,通过文化识字,好解决了我们这方面的困惑,月字在左边偏旁都表示肉的意思,在右边偏旁一般表示月的意思,但是也有既不是月也不是肉的意思;左边的王字旁都表示玉的意思,右边的王字旁一般都表示王的意思,但是也有既不是王也不是玉的意思的偏旁;带叶字旁的一般都和人脸有关系,比如顶、颠、题;带反文旁都表示人手里取着东西,如放牧的牧、教育的教、政府的政,都有其特定的含义。我们一节课并不在于给孩子们教什么,重要的是点燃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如果一学期我们能尝试用字典偏旁识字的方法,给学生们讲上几节课,孩子们就会感到,识字也是非常简单的。201个偏旁部首,有意思的占到一半。通过我们教师的讲授,打开孩子们的思维,善莫大焉!
书法历史
从何为书法讲起,郭局长旁征博引,如数家珍,娓娓道来汉字的发展史,一幅生动的书法长河画卷展现在老师们的眼前。
字起甲骨文,大小篆相承,隶书分水岭,古今字划分。草楷从隶出,风格迴异呈。楷书工笔法,行书长抒情。字有发展史,书家有新人,书法是艺术,贵在有创新。
从轩辕古藤到真草隶篆,一部书法的演变发展史,就是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史。郭局长讲的声情并茂,教师们听的酣畅淋漓,如饥饿的人扑在面包上一样,如饥似渴的品尝着知识的盛宴。
隶书是道分水岭,它有两个儿子——草书和楷书,楷书的儿子是行书,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草书是行书的长辈,幽默风趣的讲述,纠正了我们过去错误的认识,犹如一阵清凉的风掠过干涸的心田。
书法故事
从有文字可考的甲骨文讲起,从王懿荣到刘鄂,从《铁云藏龟》到安阳《文源》,从天津大学到张家口铁路到湖北甲骨文追回,再到香港拍卖,真可谓惊心动魄,虽历经劫难,但赤胆忠心者大有人在,讲述者不乏有“没有文化真可怕”的诙谐幽默之处,更彰显了游刃有余的文化驾驭能力。
金文的经典代表是司母戊大方鼎,出土可谓一波三折,单单在日寇时期,安阳百姓孟喜增夙寐夜兴,不辍劳作,一厘米一厘米抬升的过程,就使人相信,每一件青铜器都有生动鲜活的故事,每一个文化故事之后都有纯洁坚韧的节操在支撑。
界于大篆和小篆之间的石鼓文,更有着曲折离奇的故事,跨越了唐朝宋朝两个朝代,韦应物韩愈都为之作《石鼓歌》,司马池寻九鼓假一鼓而功败垂成,宋仁宗坚持不懈历久弥真,跨越千里的辗转寻求,寸土寸金的故宫博物院珍藏,让人折服,让人惊叹。
袁绍袁术的高祖父袁安写《袁安碑》,千年之后在洛阳的一个小学被发现,而之前李斯的《泰山石刻》和其后唐朝的李阳冰(被封为李斯之后的篆书千古第一人,“篆隶中兴”的代表人),文化一脉传承,生生不息。郭局长说袁安就是“和曹操生气那个人”的高祖父,尤是让人捧腹。
唐太宗李世民和《兰亭序》的传奇更是书法史上的佳话。监察御史萧逸化为落魄书生,混进辩才和尚大寺,几日下来成为无所不谈的知己,那料想竟是太宗派来的“细作”,竞生生骗得真迹出世,索取而去。唐朝有如此之君王,想才爱才得才有道,“万方来朝”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书法知识与人品
天下第一行书王羲之《兰亭序》,天下第二行书颜真卿《祭侄稿》,天下第三行书苏轼《寒食帖》。“文房四宝”则是特指湖笔(浙江省湖州)、徽墨(徽州,现安徽歙县)、宣纸(现安徽省泾县,泾县古属宁国府,产纸以府治宣城为名)、端砚(现广东省肇庆,古称端州)和歙砚(现安徽县)。
字品看人品,德高艺方馨,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书法涵文化,博大又精深,教师中国梦,育好接班人。讲者谆谆语,听者谨记心。
说到书品人品,颜真卿绕不过去的丰碑,颜体那庄严肃穆的楷书,是我国书法中不可多得的瑰宝。安史之乱中,他鼎力资助安禄山迷途知返的部下,甚至将自己年仅10岁的儿子送了过去当作人质,表明自己受降的诚意。虽然说最后还是被叛军攻城而入,但是天下人都见识过了颜真卿的骨气和胆识。这样的品质让颜真卿给不仅赢得了皇室的欣赏,也为他赢得了名节,更是屡受嘉奖,被封了非常了不起的职位。颜家可以说是满门忠烈,前后共有30多口共赴国难,实为书品、人品楷模。
宋朝的一位书法大家却身为人所不耻,宋朝的书法四大家“苏黄米蔡”,蔡原是蔡京,但因为他是一等的大奸臣,书品虽好,但人品极差,所以就被毫不客气的踢出了这个“圣人”之列,蔡襄取而代之。
中国梦
唐朝是中国发展史上的顶峰时期,是“万方来朝”的年代,也是书法圣手群出的时期,是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时期。习总书记提出了复兴中华的中国梦,作为我们教师来说就要有自己的教育梦,那就是:要为中华民族复兴而育才。郭局长一席话,醍醐灌顶,发人深省,尤感责任重大。
郭局长广闻博记,旁征博引,讲析了汉字演变过程,文字保护的艰难辗转历程。中国书法艺术的璀璨光芒,历代书法家的家国情怀。生动的描述,风趣的语言,把在座教师带入书法艺术的天地,痴迷忘返。
眨眼间,三小时已过,暮色四合,华灯初上,文化在传承,爱心在播撒,初心不改,戮力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