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010 叶英俊
阅读完《幸福的种子》,觉得有两个方面需要认真的去思考:一是如何选择图画书;二是怎么样阅读图画书。
松居直提到在记录欧洲三百年童书历史的《童书的世界》一书中,就没有提到可爱类的插图,他认为“不刻意迎合孩子口味的插画风格,才是应该发展的画风”、“大人武断地认为每个孩子都应该天真可爱的想法,更可能在不知不觉中伤害孩子”。由此我想到了“自以为是”。曾几何时我认为图画书应该是带有教育意义的,孩子理解能力低,要帮助他进行认知能力的学习,图画书是一种介质,因此我在孩子面前的“功利心”一展无余。但孩子毕竟不笨,我这么点拙劣的心思一下子就无处遁形。曾几何时我认为图画书就是要色彩悦目,卡通形象天真可爱的,孩子兴趣点狭隘,需要通过感官刺激去博取他的眼球,但是没有想到所谓的颜色鲜艳、装帧精美的,却缺少生气,失去作品的灵气。其实每个孩子都盼望着自己快快长大,可以像大人一样,做爱做的事,身体是高大强壮,善良且值得信赖的,而不是千篇一律的娃娃脸胖胖身体的“幼稚”模样。只能说,我们只是在武断的替孩子做选择,没有考虑孩子真正的需求。
怎么样去阅读图画书?前几天的感悟也比较多了,包括要父母读给孩子听;阅读时语气温柔、有感情、有温度;不要一个劲的问问题,要让孩子体验到图画书带来的快乐、幸福,那些印象深刻的都是在愉悦的体验中获得的……除了上述这些之外,需要特别补充的是“关系”。人类社会是一个关系社会,有着相同风俗习惯的人居住在一个环境之中,他们有着共同的语言。语言相通的,心灵才能相通,进而产生共鸣。有了共鸣,进而产生认同感。这个时候,关系是铁的。自从我介入孩子的“康复训练”开始,我和孩子的关系就赶不及他和阿姨的了。最要命的地方就在于我的语言不再是母亲该有的温柔,更多的是“应该”“要”之类的指令性语句,这是彻头彻尾的失败。我要做的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做好母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