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母亲节,写了一些母亲生前的生活状况,还有母亲自己这一生省吃俭用,勤劳持家,,但是已经都成了往事了,而还健在的父亲,会常常想起我和他的一些存年往事。
父亲已经八十多岁了,虽然老了,不过现在还能自已做饭自己照顾自己,还在老家陪着弟弟家的大孩子读书,这样也算是互相照应了。
小时候家里很穷的,父亲是当队长的,看他喊别人去上工了,特别的自豪,上小学了,也没有人送我去,都是自己跑去跟老师说我要上学,当时还记得村上的老师考了我,才让我去上的一年级。
三年级的时候,不在本村上了,要到隔壁村上去上了,也是我自己一个去的,因为是考上的,父亲也特别高兴,从那个时候起父亲,就教我写信了,因为我的叔叔,离老家 有点远,在我的想像里,,不知道有多远,小时候还曾经幻想过要去叔叔生活的地方去上学。以为那里就是城市里了。
父亲第一次带我出的远门,是离家里有一天的路程的大舅舅家,因为第一次出远门,印象特别深刻,和父亲有时候聊天的时候,他也会想起来。
第一双球鞋也是父亲从大舅舅家回来的时候买回来的,是棕色的,小时候那可是宝贝了,因为同龄的小伙伴们是没有这样的球鞋的,就算是有,也是绿色的。
生产队里也有农闲的时节,父亲跟着别人帮人家做屋,是用土基做的,在还没有做屋的时候,要准备做屋的人家要准备好打土基,一般也是在空的稻场上,要么就是空地上,选好晴天,多叫上几个劳力,一般都是本村的,也不用付钱,也根本没有钱付。
不过也有个好处,因为,不管那家,你总归要做屋的,所以大家你帮我,我帮你,都是良性循环的。
天气这个事情,也说不准 的,有时候,说下雨就下雨了,这样的情况也不是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情况下,队长会发动全村的人都去抢土基,大人小孩子都去帮忙,有人堆,有人送。上面用早已准备好的稻草盖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