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来,要接父亲到我家过元宵节。毕竟,父亲年龄大了,身体也不好。老家的堂弟,来给父亲拜年。于是,父亲坚持在自己家里过节,我们中午也去凑热闹。
菜都在冰箱,现成的。凉拌莲藕,磨竽,清炒莴笋尖,猪肝,牛肉,瘦肉,油炸南爪柄,汤圆,鸡柳,还有鱼,龙虾,羊排炖藕汤,很丰盛。父亲好客,讲究吃,热上酒,小孩喝姜丝可乐。
堂弟两儿子,大宝和二宝,大宝上四年级,眼晴斜视,一直到大医院配药,戴近视眼镜,加以纠正和治疗。 坚持了五年,效果不特别明显,但在好转的途中。
二宝比女儿大几个月,上二年级,成绩比大宝好。两儿子都长得帅,天庭饱满,鼻梁高挺。父亲非常喜欢他们,不停夹菜,祝福他俩好好学习,别辜负了一副好皮囊!
堂弟,在我奶奶去世后,来我家住了几年。据说,堂弟家风水不好,先是他奶奶的去世,第二年,十二岁的妹妹得病去世,第三年,另一个妹妹,服毒自杀身亡。堂弟是那一方唯一的血脉,家簇都建议父亲,收留堂弟。
父亲主动邀请堂弟,找到学校,又上了几年学。十七岁,堂弟学不进去,决定出去打工,挣钱。
每年,记得给父亲拜年,感谢父亲曾对他的帮助和恩泽。如今,一家人有房有车,生活平稳,父亲也了却了一桩心愿。
大家细嚼慢咽,品尝着幸福生活的滋味。儿子向父亲敬酒,祝外公身体健康,明天,我上学了,您要多保重。父亲说,希望儿子要有梦想,不辜负青春好时光,在外面,学会照顾好自己。
女儿也举杯,祝外公天天快乐!父亲笑得眉眼弯弯,希望女儿继续加油,努力考一百分!大宝二宝害羞地笑了,怎么也不肯举杯庆贺。礼节是一种文明,需环境的熏陶,尊重长辈是潜移默化的,仅仅靠语音,而没有从内心深处的认知,也是徒有其表。
父亲说,最怀念还是老家,三家人,一起团圆,热闹,喧哗。满满一大桌菜,吃着,喝着,幸福涓涓地流动着,年味浓缩了亲情。仅仅是团年饭,能吃上好几个小时,这成了记忆里最温暧的一幕,每回味一次,幸福就添加一笔。
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各自在各自家团圆。亲情好像哪里不对劲,疏远了,淡漠了,再也回不到往日的温馨。为什么大家越来越有钱?幸福的体会越来越淡呢?忙啊!忙着挣钱,忙着炫富,忙着忘了经营心灵深处的情感。
父亲有些孤独,他的思想,情感一直留恋过去。看不透现在的人,伪幸福,太善于伪装了,脸上是明媚的笑容,心却比黄莲还苦,活得累啊!现在的人,生存压力大,都被工作碾压着前行,谁敢不努呢?随时都有被时光抛弃的危险。
吃过饭,洗好碗,老公和堂弟陪父亲打麻将,我匆匆告别,开门营业。开店的好处是店必须时刻开门,无论有没有生意。而我喜欢店,恰巧是独处的光阴,捧上一本书,或者在手机上,任意挥发情感,写一篇文章,获得满满的成就感,所有的幸福,莫过如此。
时光恬静,温柔,心情随风舞蹈。春天已经来了,那嫩绿的芽,从枯草中冒出来了。像刚破壳的小鸡,睁着朦胧的眼,寻着妈妈的吻,甜甜的笑了!
祝愿所有的朋友,吃上元宵节汤圆,幸福满满一生。陪伴家人,赏花灯,猜谜语,看晚会,让幸福在亲情中流动,让爱在心中飘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