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笨笨一起”养生共读《饮食滋味》
第四章:如何通过饮食来调神
中医饮食疗法的最高境界,是通过饮食来达到调神的目的,实现它的途径不在于所食之物,而在于所食之味。
1、饮食的味道比饮食本身重要得多
日常生活中,我们总是会把用放到第一位,看到一种药材首先会想到的是它有什么用?而古人更多关心的是食材的药和性,了解了中药和食材的性和味后,经过调配,就能使整体得到优化和组合,产生一种比它们各自为营更大的作用。学中医饮食营养学,一定要知道食物的本质,要了解它在哪个季节发芽、在哪个季节收获、在什么地方生长,这就是中医的根——对性和味的理解。
2、五味是如何调神的
1)甘味(甘、淡、甜)对人有什么用
甘味包括甘、淡、甜,它首先是补脾胃的。脾胃虚弱的人(通常肌肉消瘦、嘴唇薄,胃壁薄,吃东西不消化、不吸收。)在生活困难时期,大家普遍没东西吃,吃不饱,这时候需要补脾胃;而现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吃的东西太多,这个时候就不要再大补脾胃,多吃甜的东西了。
甘味过多会削弱肾和膀胱的功能,大补脾胃后就会出现排尿过频的症状。经常听到有人劝我们多喝水,一天喝8大杯水,但是水喝多了会伤肾,喝到最后就会出现憋不住尿,或者一咳嗽就会漏尿的症状。还有饮水过多的糖尿病患者到后期会陷入一种恶性循环——不停的喝水,喝进去的水存不住,不停的排尿,最终导致越喝水越感觉口渴。
甘味能缓解肝急。有的人一吃辣或者一生气、发火就拉肚子,这时就需要吃点甘的东西。吃甘的东西并不是要泻火,削弱肝,而是要让身体达到一种平衡。当吃辣的东西拉肚子很厉害时,就要吃点甜食,平和一下辣对肝的刺激。对于肝火特别旺、脾气特别急的人,适当吃点甜食能缓解他们的症状。比如,很多人生气、发火后就不停地吃巧克力、吃甜品,吃完肝火发泄出去自然就好了。
2)咸味对人有什么作用
第二个要说的是咸味。人的血是咸的,汗也是咸的。当人的血和汗咸度变低时,人的心气就变虚了,就会没有心情,没有心思做任何事情。
咸味过多过少都会伤到心。血汗同源,如果我们流汗或者失血过多的话,心就会受到损伤。如果我们吃太咸,就会心火过亢,血压太高,甲状腺功能亢进,让三焦有火。因此,晚上睡不着觉的人要少吃盐、少吃肉。盐吃太多的人会一直咳,多食盐伤肺,所以一般吃得太咸的人比抽烟的人得肺癌几率要高的多。
咸能润肾,软坚散结。肾虚是遗尿,是往下漏的;而肾实是排不出尿来,会出现结石。如果在补肾药里面加点泻肾的,甜的药或者咸的润肾的药,就能把体内的坚硬的固体块状物排出体外。所以任何中医经方的奇妙在于,它是按照性味来调配的,而不是我们所理解的食材的用处。
3)辛味对人有什么作用
辛味能补肝胆,让郁怒变成愤怒,发泄出来,使人得到舒畅、生发。辛味另外一个作用是泻脾胃,因此总吃辛辣的人胖不起来,经常吃辛辣的东西并喝酒,会损伤脾胃,会引起胃出血、胃溃疡。辛味第三个作用是宣肺。肺里面有很多黏痰、黏液有些人排不上来,这时就需要辛味去宣发一下肺,宣发开了,小便也就顺畅了,这就是中医所说的提壶揭盖法。
4)酸味对人有什么作用
酸味能补益肺、大肠,比如梨、乌梅、生山药、生茱萸、五味子。
酸味能泻肝胆,降肝火,它能让我们的肝火收一收、降一降。
酸味能收敛心气、心神,总出汗的人,容易走神的人,魂不附体的人,都应该吃点儿酸的东西。收敛心神最好的食材是去心的莲子,如果你阴血不足,心神外越的话,就可以多喝点银耳莲子汤。
5)苦味对人有什么作用
苦味能补肾和膀胱,我们喝水要加茶叶就是为了避免总去排尿,因为总喝淡水是利尿、泻肾的,放点苦的东西进去,就会起到补肾和膀胱的作用。
苦味能泻心火,排痰浊。如果一个人心火太旺,应该补点儿苦寒的药;如果这个人痰浊,就应该补点儿苦温的药。
苦味能燥湿入脾。对于湿疹渗出,裆下有湿,身上总起湿疹等湿气太重的人,就要用点儿苦药来燥湿。
6)中国人饮食疗法的精髓
中医发现了五味对心神的不同影响,借此调神,进而调气。中医医疗和食疗,就是根据不同身体的状态,通过使用不同味道的药物和食物,结合食物和药物的寒热温凉的性质,顺应或抑制心神,借此调整脏腑功能、气血运行,以达到五脏平衡、身心和谐的目的。遵循这个理论,我们就可以做到正确地饮食,去烹调、去选食材、去配伍组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