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这一辈子总会有一些遗憾的事,无论大小。年轻的时候疲于奔命,那些遗憾的感觉并不强烈,随着年龄的增长,有些遗憾越来越清晰地闪现脑海,时不时地啃噬心灵。比如我,就有三大遗憾,第一个遗憾是没有给我的外婆尽孝,老人家把我一手带大,却在我刚刚踏上社会开始赚钱时撒手人寰,没有给我报答她的机会,这是我心里最痛的遗憾;第二个遗憾是从来没有和老妈相依相偎承欢膝下地生活过,更没有陪老妈旅一次游!我一头扎进了创业的漩涡里,特别是在老妈抑郁时并没有及时地安慰和疏导,这也是我内心最大的痛苦和遗憾,好在我有一个懂事的弟弟,他做到了子女赡养父母应做的一切,也算缓解了我很多愧疚感,所以我对弟弟的感情不仅仅是手足之情,还有一点点感恩在其中;第三个遗憾,就是对女儿的教育,父母的眼界和水准的确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我和孩子爸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尤其那时正是紧锣密鼓地干事业的时候,本身也忽略了孩子的学习,好像把孩子送进学校,就万事大吉,那时候只知道“一补课就给钱”,至于学啥样就算啥样了!幸好女儿争气,考上了重点高中,但最后也无缘“211”、“985”,最后上了普通的大学,找了普通的工作,上了普通的班。说遗憾是有一点的,如果父母投入精力财力,再精进一点,再督促一点,再依着孩子的兴趣和志向给一些合理的规划和建议,也许会有更好的发展,当然这些想法也只是“也许”,所有未知的事,是难以下定论的,我作为父母,这是我值得反省和遗憾的地方,是再也没有机会弥补的遗憾。
由于前几天下雪,考虑到受伤的脚踝不能长时间受风寒,于是户外劳动暂停,我猫在屋里刷手机,刷到腾讯视频2017年拍摄的一个纪录片《世界的孩子》,那是有关于中国留学生方面探访与研究的专题片。当然这个纪录片对现在的我来说,已经没有任何意义了,但看一看了解一下,还是蛮好的,最起码对现在家有高中生的家长会有一些借鉴的地方。我们两头亲戚家都有国外留学的孩子,英国的,日本的,澳大利亚的,现在毕业都留在国外了,发展也挺好的。之所以说这些,是因为当初我们也有把孩子送出国门去留学的打算,只是女儿当时不同意,就作罢了。这部纪录片以记者第一视角,真实客观地反应了美国高中教育以及留学生的生活现状。出去不一定会学业有成,但一定会有所见识。出国留学对大多数家庭来说,是一项风险投资,而目前我们国内的教学水平和教育改革,在普及和质量上,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该如何选择?也许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选择,是条龙在哪里都能腾飞,是条虫在哪里都得趴着,你细品品。
开年第一篇,居然写的是遗憾。但我觉得只有回望自己一路走来曾经忽略的,才会努力地去弥补,才会更加地珍惜未来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