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鸡娃”的想法

看完一个讲述鸡娃的事情后,被鸡的孩子已经长大了,而他们自身仿佛并没有觉得被“鸡大”之后,会有什么特别的不同,这也许让他们觉得鸡娃这种事情的缘由非常模糊,而且没有一个合理的逻辑在里面。在这个时候,就又会回到一个地区地域的问题上,在北上广的孩子天生有资源,其他的孩子想挤进去就必须被鸡,不鸡就只能留在老家,用一些家长的比较极端的话来讲:“考不上大学你就回家种地”。好像这些孩子必须在北上广才能活下去;好像只有拿到了某个一流大学,甚至是前沿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才能够算是人生圆满;好像,除了北上广,孩子别无选择。而来了大城市之后,孩子可能除了水泥森林,一无所有。


回到鸡娃这个事情本身,这个事情主要发生的年龄基本都是在大学以前的教育中,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形式愈演愈烈,年龄越来越小。为了能让孩子与众不同,或者应该叫出类拔萃,能够拿出一些与其他孩子不同的本领、拿出一些大部分孩子可能都拿不到的证书,从而在升学的道路上一路挺进,畅通无阻。现在的孩子,自幼就在各种考级比赛的熏陶中成长,比赛的最低年龄甚至已经下降到了3岁。这使本就焦虑且无知的家长们更加的茫然,对于为什么比赛和考试会下沉到这个年龄存在大量的疑问,但每个人身边总是不缺乏盲信者,那些让自己认定要紧随主流的宝妈们每天都在说着这个考试比赛的价值多么多么高(从机构嘴里听来的),我的孩子参加了这个比赛考试之后有多么多么好的成长(可能有,但不一定这么快体现,且不一定和比赛考试有她自己认为的那么大的关联);那些著名的、无处不在的、令人望尘莫及的“别人家的孩子”,也在机构老师、各种公众号,还有上述的宝妈的大肆宣传下,时刻侵蚀着家长们的意志,还没有让自己变得“有知”的家长,也不得不盲目的选择让孩子“自愿”参加到这场夸张且荒谬的竞赛中。

在众多家长中,鸡娃与其说是个行为,不如说是一场战争,每场战争背后都有推手,但不是每场战争都有胜利者。鸡娃大战中,没有哪一方家长是自愿携带着孩子作为“武器”参与进来的,本来没人愿意累死累活的带着孩子满世界奔波,多花自己下班的时间跟孩子在学习上怄气;多花一个小时的路程送孩子上学;或每月在养学区房上多投入数万元。然而现实呢,大部分家长心里好像又有什么东西在作祟,就像是在玩儿谁是卧底的游戏一样,看谁家孩子都觉得危险,看哪个机构宣传的都觉得对,于是乎,家长们时长愿意给自己的孩子创造一个实际存在的,但又是虚构的竞争对手。说他们是实际存在的,是因为确实有某一个孩子,可能会比自家孩子优秀很多,在未来的学习、考试、工作中,都比自家孩子突出;话又说回来,说他是一个虚构的竞争对手,也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就在家长们利用这位“传说中的人物”时,孩子们其实并没有像家长一样,把这个“对手”当做对手,也许在孩子自己的班上就有这么一个学神,各科成绩均是满分,已经被某国内排名前十的学校内定,这类孩子确实是家长和孩子都能够看在眼里的同学,但对于孩子来说,他们未必是对手,而对于家长来说,他们却给自己带来了莫大的压力和焦虑(特别是想起这个孩子成绩优异的同时,看见了自家孩子正在偷懒的时候)。当家长们的压力和焦虑被自己为孩子虚构的对手触发,并把自己代入到孩子的视角中的时候,家长就难免开始对孩子进行“劝”学,软磨硬泡,软硬兼施,只为了能让孩子跟上前面的人,或者说,只为能在视觉效果上缓解部分压力。如此说来,鸡与被鸡,都不是出于本意。

当然对于现在的10后和20后娃娃的爸妈们来说,有时候让孩子去学些课外班,给孩子的生活安排很多的内容,更多人并非出于以上的心理,而是在自己了解过了机构授课模式、国家政策、并结合孩子兴趣之后,做出的综合性决定,孩子愿意试着学学,家长愿意让孩子体验,皆大欢喜。但如果孩子在某一个时刻确确实实不想学了,或者兴趣变了,就是考验家长的另一个难题了,这个年龄段孩子的家长们,相信多多少少都了解过一些教育的理论,被教导过孩子不应该放弃之类的。面对这个问题的时候,有一部分家长可以妥善应对,能发现孩子此时的需求,将孩子带离即将“被鸡”的道路。而另外的一部分家长,虽然也会问孩子自己的想法,但时常获得的答复就是“我就是不想学了,觉得没意思”,孩子并没有给家长反馈什么有用的信息。此时再加上机构为了留住一名生源而对家长进行各种洗脑操作,家长们就更不容易发觉孩子的真实想法,而是跟着机构的套路继续洗自己的孩子,继续学习现在的课程的同时,还有可能利用孩子另一个时间段去报孩子现在感兴趣方向的课程。无形中和孩子一起参与到了鸡娃的战争中,成为了其他家长心中的那个虚构的对手。而当他们发现自己又陷入鸡娃战争中时,碍于学费已交,孩子正行兴趣盎然,家长们也就开始放松对鸡娃这事儿的警惕了。

以上也许是部分鸡娃战争的参与者们所处的情况,家长可能真的不要求孩子一定得达到多少成就,但在这场战争中,总会有一股领头的势力,他们是鸡娃界的领头羊;他们的事迹经常会在媒体的聚光灯下反复呈献给大众;他们的孩子获得的成绩可能会让绝大部分身处战争中的人望而却步,又不得不继续参战。虎妈狼爸之流只是其中的典型,还有更多的人不被我们所知,但他们依旧是鸡娃战争中鸡的最激烈的一拨人之一。这一部分人是如何鸡娃的我不得而知,他们的孩子身处重点学校的重点班级,很早就接触了很多的社团;很早就成为了模拟联合国里重要的一员;很早就能够出书写文章;很早就被各类自媒体说成了非常励志的成长故事……这些孩子的厉害之处好像已经完全不是自己旁边这个普通的孩子能比拟的。我个人倾向于把这些家长的“鸡法”往好处去想,他们也许是很早就帮助孩子找到了那个让孩子自己异常感兴趣的事,找到了点燃生命动力的火花,并每次都能提供一种恰到好处的帮助,能够为孩子提供各种提升的途径,他们非常支持孩子在学习过程中所做的决定,并帮助孩子建立起一套属于自己的,也符合大众普遍的道德标准的价值观。如果确实如此,且他们的方法被人们真正了解,那么他们的成果,应该可以让“鸡娃”这件事变成一个更加平和的运动。现在的鸡娃会成为这样的形式,被宣传成一种不良的状态,可能是在宣传和理解方面出现了不小的误差吧。


除了家长们表面的心态以外,我还想从孩子的角度讨论一下,孩子是否必须得被“鸡”才能在这个时代下生存,还是说被“鸡”了之后,只是提高了生存的更好的概率。首先是第一个问题,孩子是不是必须得被“鸡”。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的家长的回答都先是否定,但又因为刚刚提到的种种焦虑和心态,觉得自己不能不鸡娃,那么综合看来,家长们的回答基本就是肯定的了,但这个“肯定”得来的过程,又显得那么的纠结,在这些家长心里,这个行为始终是个被认为不那么好,却又不能没有的东西。

这里得稍稍表个态,如果是“鸡”这个字,那么我觉得不管怎样,孩子也不需要被“鸡”。而如果是“激”这个字,那么多少还是有一点被“激”的必要的。

用“激”字来组动词的话,可以是激发、激起;当然,也可以是刺激、激怒。看到这几个词的时候,我们肯定希望是激发或者激起,而不希望给孩子的是刺激和激怒。激发孩子的兴趣,激起孩子的自信心,这样的描述一定是家长们非常希望看到的,也是家长们从各类专家那里听到的最多的“良药”,埃克苏佩里在《小王子》里提到,“如果你想造一艘船,不要抓一批人来搜集材料,不要指挥他们做这个做那个,你只要教他们如何渴望大海就够了”。那么相似的,如果想让孩子学习成绩优异,最好的方法,就是教孩子去渴望成绩优异之后可能带来的结果就够了。这个结果是什么?升学?名次?内心的欢喜?可能并不是这些,我相信没有任何一个家长成天逼着孩子学到深夜仅仅是为了这些,在这些小事后面,无一不是家长们希望孩子拥有一个好的人生的期望,那么,也许我们应该更加努力的去引导孩子想象出他所希望的未来的美好人生是什么样子,然后告诉孩子学习可以实现。

但在这句话中,我觉得可能有一个地方很容易被家长们用偏,我们要教给孩子的是“渴望”,而不是“背负”,渴望会让人从自己心里产生动力,而背负永远要在做之前考虑别人希不希望自己这么做。我相信小王子里的人会因为渴望大海而去造船,但我对这些人是否会因为背负着别人要他们造一艘船的期望而行动持怀疑态度。同样的逻辑,放到孩子的身上就是,我相信孩子会因为渴望当一名律师去学法律,但我不觉得孩子会因为其他什么人期望他以后为了哪个案子翻案而去学法律(此案与孩子至亲之人有关除外,此时这个事儿自然会成为孩子自己的渴望)。倘若人们真的非常善于激发他人的渴望,则每个人都能够展现出极强的自驱力,家长们不会再为如何让孩子坐在书桌前而发愁;领导们不会再为了追业绩而发愁。

就孩子而言,该如何让孩子“建立”渴望?随性,激发。建立二字之所以打了引号,是因为每个孩子天生都有渴望,他们渴望探索、渴望吃的、渴望舒服的待着、渴望带养人一直呆在身边。不论他们渴望什么,他们都有一套方法让自己实现自己的渴望。孩子大了一些之后,他们开始不满足于渴望这些东西,会进而转向一些更深层次的问题,幼儿园时代的孩子脑子里永远装着十万个为什么,他们会不断的问下去,知道听到的答案让他们觉得满足了自己想知道的(不管这个答案是不是完全正确)。随性,随孩子的天性;激发,顺天性激发兴趣。

我们应该何时让孩子扛起责任?随时,逐步。上面提到要教渴望,不教背负,绝不是指不背负任何责任的行为。责任自始至终,贯穿在人一生中扮演的每个角色之中,你是个婴儿,你的责任就是想办法活着;你是个幼儿,你的责任就是在活着的同时,想尽办法探索;你是个成人,你的责任就是活着的同时,探索自己的能力,并且想办法让自己的婴儿活着。我觉得这个比喻非常直观,每时每刻都有自己的责任,它一直伴随着我们,在我们成长的同时,我们身上的责任也在成长,它始终是我们应该能够承受的程度。孩子应当为家庭分担,但不是在每个年龄段的孩子都应该去承担所有的责任,我想这也是国家大力扶贫和支持教育的原因,让更多的孩子能够在恰当的年纪做恰当的事情。随时,责任一直都在;逐步,无需扛起超出年龄水平的责任。

如何给孩子引导渴望的内容?随便,道德。假如家长们学会了激发孩子渴望的方法,那么接下来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就是该去让孩子渴望些什么。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成为成功人士,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挣很多的钱,大部分家长希望孩子能够拥有相当高的声望,可能也有家长,三样全想要,那么到底应该让孩子渴望些什么呢?其实说真的,随便什么都可以,他们还是孩子,他们渴望什么都是正常的,他们再怎么改变渴望的东西,也都比我们自己更容易改变,也更容易做出成绩。随便去渴望什么都是可以的,但一要与他们年龄相匹配的责任,我们不可能指望所有孩子都从小渴望成为百万富翁,然后坚持这个渴望不变;二是孩子的渴望必须符合道德。这里用到道德可能会显得非常迷茫,非常摸不着头脑,也许有的人会觉得写法律更好一些,不过罗翔老师不是说过嘛:“法律是对人最低的道德标准,如果一个人常常说自己遵纪守法,他很有可能是个人渣”。而我觉得大部分人的道德观念,与法律要求的最低标准相比,是要高出不少的,有人的可能高出很多。这种道德感的建立,也应该是做家长的最应该想清楚的事情,道德定然要比责任更加重要。如果说道德这个词可能太过宽泛,那么在这个年龄段,换成品德家长们也许更好理解一些,为什么有些孩子的行为会显得那么的缺德?为什么他们明明在追求自己渴望的事物,但却是以伤害的形式出现?老生常谈的德育问题也许不就是教给孩子的渴望过于随便,而不遵守道德的结果么?随便,孩子可以随意选择自己渴望的事情;道德,永远要阻止孩子选择任何违背朴素道德的渴望。


最后,很多的家长们都在说着“鸡娃不如自鸡”,或许人们早已发现鸡娃的效果和收益并没有他们预想的那样高,就像开头说的,家长们既觉得没有太大作用,但有陷入了一种囚徒困境,我们并不准确的知道别人在不在鸡娃,于是我们自己也不得不开始不情愿的鸡娃,孩子也开始了不情愿的被鸡。与其说家长鸡娃是为了掩饰问题,不如说是它使得很多家长们不愿意面对的问题显露了出来。显露的可能是成人在面对孩子在学习成绩以外的学习问题的无计可施,也可能是人们在潜意识里不愿意承认,或者说从始至终都不相信孩子在很多事情上,其实与自己站在了相同的高度,并且他们拥有比我们更好的视野。当出现了这些问题,或者自己面对孩子受挫时,家长们就开始焦虑,焦虑问题如何解决,焦虑为什么孩子和以前的自己不一样。家长们不知道如何帮助孩子,不知道如何理解孩子,但眼下又不得不采取一些措施,于是家长们凭借自己的直觉和简单的思考得出了一些解决方案,这些方案的“技术指导”可能大部分来自广告、亲戚、机构老师,或者家长们在楼下闲聊时的听闻等等。家长们已经被相当多方面的说法搞昏了头,今天听说A方法是T专家经过多年实践得出的,学习全套只需要998。开始学习之后,明天又听说了B方法是U专家专门针对T专家的不足所制定的升级版课程,并且学习只需要997。在这期间,孩子作为一个各种方法的被实施者,其实也倍感无奈和迷茫。

其实家长们凭借自己的直觉和简单的思考,完全能够处理孩子身上出现的大部分状况(此处用状况,不是问题),如果按照现在的社会要求来说,孩子身上的问题多么?很多。问题大么?好像大部分孩子没多大事儿,大部分家长已经能够处理的相对合格了,不得不说,家长们很不容易。但同时,这也并不是家长们停止在此方面继续学习的理由。家长们能够学习提高自己的途径有很多,不一一列举和分析,我想聊一聊在继续提高自己之前,我们的目的问题。

鸡娃这件事儿对于家长们来说,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提高成绩,额外的升学保障之类的。但既然家长们发现了让孩子“被鸡”并没有太大效果,那么家长的“自鸡”又是如何侧面推进原本鸡娃的目的的?

首先家长们需要思考,我们曾经是否有过“自鸡”的情况?我相信肯定有,在深夜修改毕业论文的时候、在为了游戏中的某个限定道具努力攒材料的时候、在工作中为了自己的项目而绞尽脑汁的时候、在有了孩子,需要赚更多的钱的时候……那么这些时候,我们的目标是非常明确的,这些明确的目标给了我们相当大的动力,让我们能够利用这些目标完成“自鸡”。那么反观现在,我们自己现在的目标是什么?一个与孩子无关的目标,完全属于我们自己的目标是什么?可以怎么做?比如自己的工作上,这个月再多谈一个客户我就可以多建立一层人脉,也许会对我以后有帮助;多学一个整理文件的技巧,就可以让我在工作中轻松很多;加深一下自己对某种语言的理解,就能增加与外籍合作伙伴的谈资等等。

每个人都会有一个工作上的目标,这个时候,我们在以这些工作的目标进行“自鸡”的过程中,这些为了目标所努力的过程中,让孩子看到的东西,才是“自鸡”真正对孩子有效的部分。“自鸡”某种程度上和榜样非常相似,不过我觉得一直以来,榜样这个词常常会被人误解以及错用。我们常常告诉孩子要以谁谁谁为榜样,单位中常常被领导告知要以某业务骨干为榜样,我们确实想这么做,孩子也想,但作用仿佛普遍没有我们想象的大,这是因为我们并没有把“榜样的力量”发挥出来,哪怕一丁点儿都没有。

榜样,注重的一定是一个过程,是一个行为,而不是一个结果,这个行为也必须是明确的、清晰的,可见的才会对孩子有作用。打个比方,在一次评选校园学习标兵的时候,校长将A同学带到讲台上说:“这位是我们学校今年的学习标兵,他一直以来都坚持上课认真听讲,回家认真写作业,考试认真检查的习惯,我们一定要以A同学为榜样,努力学习,保持好习惯,大家鼓掌!”台下:噼里啪啦噼里啪啦……当然大部分可能都是老师带头鼓的掌。这样的讲话在学校里经常出现,作用真的是不敢恭维。

校长不如说:“这位同学是我们学校今年的学习标兵,他一直以来都在课前先看一遍课上要学的知识,找出里面两个自己不懂的地方,在书上画出来,并且在上课的时候针对这个问题与老师讨论;在家中做作业之前,都会先在脑中回顾一遍今天学习的知识,写在一张纸上来检验自己记住了多少,然后再开始写作业,并且在写完作业后将自己不会的题目、写错的题目和没有记下来的知识点进行记录;在考试试题答完后,都会静坐1分钟,然后再从自己觉得有问题的题目重新验证一次答案。A同学的学习方法很值得同学们学习,大家鼓掌!”

这样的演讲或许会与第一个有明显的不同。可能对这位校长来说,了解这个孩子的学习习惯并不容易,对台下的学生来说,听这么多话也不一定能记住多少,但如果这样的讲话不是只发生在这仅有的一次表彰大会上,而是在学生每天的日常学习中反复操作和实施,每个学生的对这位“榜样”所带来的东西一定都能吸收一部分适合自己的东西。A是学习标兵,我们要以他为榜样,这是个结果;A有哪些习惯,这些是行为,但只有习惯则不清晰具体。只有当A具体在学习的过程中做了什么,是怎么实施的被孩子看到了,A同学才能够真的成为学生们的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

不过话说回来,别人家的孩子怎么能时时刻刻让自家孩子去参观呢?毕竟涉及别人的隐私对不对,那么各位家长们,我们作为一个必须在孩子成年之前始终陪伴在孩子身边的人,是不是可以利用工作上的目标“自鸡”一下,真正的去努力学习,让孩子看到我们的做法呢?家长们在给孩子将别人家的孩子的时候,别人家的孩子是否也有家长们自己可以学习的地方呢?如果我们能够通过“自鸡”展现出了非凡的毅力和学习的劲头,孩子是否会受到感染呢?

“鸡娃”不如“自鸡”,催孩子学习不如自己终身学习,让孩子看别人不如让孩子多看看我们自己,让孩子学习别人的孩子,我们也许应该先放下架子,学习学习孩子。三人行,必有师,孩子,也在三人之内。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序言:七十年代末,一起剥皮案震惊了整个滨河市,随后出现的几起案子,更是在滨河造成了极大的恐慌,老刑警刘岩,带你破解...
    沈念sama阅读 212,383评论 6 493
  • 序言:滨河连续发生了三起死亡事件,死亡现场离奇诡异,居然都是意外死亡,警方通过查阅死者的电脑和手机,发现死者居然都...
    沈念sama阅读 90,522评论 3 385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157,852评论 0 348
  • 文/不坏的土叔 我叫张陵,是天一观的道长。 经常有香客问我,道长,这世上最难降的妖魔是什么? 我笑而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56,621评论 1 284
  • 正文 为了忘掉前任,我火速办了婚礼,结果婚礼上,老公的妹妹穿的比我还像新娘。我一直安慰自己,他们只是感情好,可当我...
    茶点故事阅读 65,741评论 6 386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49,929评论 1 290
  • 那天,我揣着相机与录音,去河边找鬼。 笑死,一个胖子当着我的面吹牛,可吹牛的内容都是我干的。 我是一名探鬼主播,决...
    沈念sama阅读 39,076评论 3 410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7,803评论 0 268
  • 序言:老挝万荣一对情侣失踪,失踪者是张志新(化名)和其女友刘颖,没想到半个月后,有当地人在树林里发现了一具尸体,经...
    沈念sama阅读 44,265评论 1 303
  • 正文 独居荒郊野岭守林人离奇死亡,尸身上长有42处带血的脓包…… 初始之章·张勋 以下内容为张勋视角 年9月15日...
    茶点故事阅读 36,582评论 2 327
  • 正文 我和宋清朗相恋三年,在试婚纱的时候发现自己被绿了。 大学时的朋友给我发了我未婚夫和他白月光在一起吃饭的照片。...
    茶点故事阅读 38,716评论 1 341
  • 序言:一个原本活蹦乱跳的男人离奇死亡,死状恐怖,灵堂内的尸体忽然破棺而出,到底是诈尸还是另有隐情,我是刑警宁泽,带...
    沈念sama阅读 34,395评论 4 333
  • 正文 年R本政府宣布,位于F岛的核电站,受9级特大地震影响,放射性物质发生泄漏。R本人自食恶果不足惜,却给世界环境...
    茶点故事阅读 40,039评论 3 316
  • 文/蒙蒙 一、第九天 我趴在偏房一处隐蔽的房顶上张望。 院中可真热闹,春花似锦、人声如沸。这庄子的主人今日做“春日...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0,798评论 0 21
  • 文/苍兰香墨 我抬头看了看天上的太阳。三九已至,却和暖如春,着一层夹袄步出监牢的瞬间,已是汗流浃背。 一阵脚步声响...
    开封第一讲书人阅读 32,027评论 1 266
  • 我被黑心中介骗来泰国打工, 没想到刚下飞机就差点儿被人妖公主榨干…… 1. 我叫王不留,地道东北人。 一个月前我还...
    沈念sama阅读 46,488评论 2 361
  • 正文 我出身青楼,却偏偏与公主长得像,于是被迫代替她去往敌国和亲。 传闻我的和亲对象是个残疾皇子,可洞房花烛夜当晚...
    茶点故事阅读 43,612评论 2 350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