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末,总以为会有大把时间可以支配,比如可以看本书,可以听一堂之前错过的讲座,可以看会儿电视剧休息放松一下,哦,这个周末我还带回来两个班学生们的周测试卷,打算批阅完毕并打上分数。可是眼看周末已经只剩半天了,我好像还有很多任务没有完成。
想学的东西永远很多,但自己的时间永远不够,这怎么办?这当然就需要我们用科学的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让自己学得更快、更好。
今天听书时听到一种看书的好方法——指读法,分享一下。据说指读法是一个最基本、最简单,但也最有效的方法。
指读法就是读书的时候,用一根手指指着你要看的那行字,逐字阅读。手指移动到哪,视线就跟到哪。
你是不是觉得,这个方法也太笨了?只有刚识字的小孩,才这么去读书。不好意思,这是国内外的阅读专家公认的、最快速的阅读方法。
这个方法为什么有效呢?
这是因为,看书的时候,你以为自己已经很专注了,其实你的视线是散射在一整页纸上的。比如,我们看闲书的时候能翻得很快,因为扫一眼就能知道这一整页的大致内容,漏掉了细节也影响不大。
闲书这么读当然没问题,但遇到那些需要逻辑思考的书,就不行了。因为细节信息丢了,就影响后面的理解,还要倒回去重新看,反而浪费时间。另外,那种一扫一大片的速读方法,阅读速度提升到了一定速度,就再也提不上去了,所谓的一目十行,很容易到瓶颈的。
而指读法的优势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它的速度可以越来越快。你的手指跑多快,你的阅读速度就能有多快。因为它其实在管理你的注意力,给你的注意力一个明确的导向,一次只处理一个信息。有这种高度聚焦的注意力,你的速度会更快,你的理解也可以更到位。
不过,有些同学可能会好奇,如果真这么有效,为啥在生活中很少有人去用呢?因为这个方法太简单了,看起来还很丢人。所以大部分人即使知道,也不好意思去用这个方法。
像指读法这样的学习方法,确实是个笨办法。但有句话是这么说的:只有聪明人才用笨办法,那些笨人反而都在自作聪明、投机取巧。
我用原先自己看书的方式计时十分钟,看了大约16页书。接着我再次计时十分钟,用指读法来阅读,这次看了大约20页。这是我第一次尝试,之后也许可以看得更快、做得更好。
我的亲身体验感受是,指读法适用于你去读那些值得精读的好书,如果只是为了打开视野而进行的粗略性大量阅读则不适合。而找到那些值得精读的书也是一种技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