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是强大的生物,在灾难来临时。
所表现的坚毅、果敢,视死如归,在其他任何一个领域都不会像这般。
人的生命就像草:开花、枯萎、然后被火烧掉。
然后再有新生命发芽,循环往复,生生不息。
一九八六年四月二十六日,凌晨一点二十三分五十八秒,切尔诺贝利核灾成为二十世纪最严重的科技浩劫。
皮埃尔经历过战争,他以为自己和全世界为之改变,但是经历了一段时间后,他告诉自己:“我还是和从前一样对巴士司机大叫、咆哮,就像从前一样。”
人和自然的抗衡一直存在,也一直在进步。但是总有一些毁灭性的灾难无法预估,无语无法规避,无法承担。
苦难事件有自然和人为两种来源。
地震。
台风。
海啸。
洪水。
水和火,天空和大地,永远不是手捧柳枝慈眉善目低头颔首。
翻手为云覆手为雨,掌握着世间万物的存在,怒目则是毁灭。
人为的灾难。
有意还是无意,大人物还是小人物,可见还是不可见 。
有意为之,大多出现在改朝换代、扩张疆土之时。例如战争。
无意之失,则是出没在其他改变之下附带的不可控意外因素。例如科技事故。
小人物所承受的苦难可悲之处在于对个体来说是不可承受,但放到时间维度的历史长河和群体性浩瀚中,成为了不足为道的被牺牲品。
例如《龙老》。
可见和不可见。
其实都是存在的,就像提到的家庭暴力一样,是在身上留下淤青伤疤,还是同时在心里留下创伤。
因为无法用具体形式呈现,所以置若罔闻不理不睬吗?
即使用声音呼喊,拿文字投掷,甚至以头抢地,也收效甚微。
肉体的施虐是伤害,精神的受钳不输于此。
受伤了术后修复,房子倒了原地重建,钱没了再赚,心里空了,那就是空了。
“我开始思考,到底是记得还是遗忘比较好。
我问我的朋友,有的人忘记了,有的人不想记得。”
为什么要记得,为了确定真相还是为了公平。
记忆如此脆弱短暂,时间越久,越是无法确认事实的真相。
可是存在绝对的真相吗?
且不说事物是在向前不断发展的,就算是已成为历史的固化事态,也难以窥探当初不差分毫的真相。
历史是由成功者编撰的。
虚假的历史。
从有了私有这个东西以来,从没有公平可言。
为了生存争夺猎物,到为了贪欲剥削他人,人类的野心从未停止。
那为什么还要记得?
“反正我们也无力改变些什么,连离开都做不到。
所以怎样比较好,记得还是遗忘?”
我该记得吗?也许我应该把那些事抛诸脑后。
《琅琊榜》就是这样的故事。
以平反冤案、扶持明君、振兴山河为主线,讲述了麒麟才子梅长苏才冠绝伦,以病弱之躯拨开重重迷雾、智博奸佞,为昭雪多年冤案、扶持新君所进行的复仇故事。
十三年前的冤案,谁还记得?
百姓是忘记了的,他们记得的,是明天还有没有生计,朝堂又下了什么新的苛捐杂税条目。
那些保家卫国的铮铮铁骨,护得了他们的时候便感恩戴德甚至理直气壮地接受,护不了的时候便抛诸脑后了,受到压迫时转过头来想想,“要是当初的祁王在...”
沉沉睡去,便再无下文。
谁还记得?
皇帝记得,可是他不提。
静妃记得,可是她不敢提。
靖王记得,可是他没法提。
终日为此辗转难眠的,只有梅长苏。
因为冤案夺取的,是他的一切。
他的家人,他的战友,他的名字甚至他的模样。
什么都不能提,什么也都没法提。
他可以侥幸留下性命,从此隐姓埋名苟且偷生。
从他选择活下来那刻起,忍受的苦难都是为了洗清冤屈,洗清梅岭的血。
没有梅长苏,这段历史就只有以叛乱的罪名传世。
因为不想做负心人,所以记得。
因为记得,所以无愧于良心。
因为良心无愧,所以坦然离世,见的不是冤魂,而是良将忠臣。